聊城市茌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举办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聊城市茌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举办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

来源:咸宁新闻网 2024-05-15 12: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2024年5月11日下午,聊城市茌平区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区职教中心隆重举行。区政协副主席、区中华职教社社会委员会主任纪建军,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书记王际胜,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郎以军,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吉凯丰,区中华职教社机关主任程晓霞出席活动,同时,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来自全区各初中学校的校长及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特聘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代表及区职教中心高二年级的全体师生,共计1200余人。启动仪式由区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  许洪强主持。

启动仪式上,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许洪强局长介绍了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

茌平区职教中心党委书记王际胜致辞。王际胜对各位领导、嘉宾致以欢迎和感谢。他表示,在今年的职教活动周期间,学校将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职业体验,感悟人生”—职业体验教育活动,通过校园开放日,面向社会及初中学校开放所有的实训车间、实训室;二是“技赢未来”—学生技能大赛活动;三是“赛教学技能,展教师风采”—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评比活动;四是“展技能、亮风采”—短视频制作评比活动;五是“多彩非遗显魅力,兴趣传承两相宜”—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职教活动周成为全社会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教育、共享职教成果的窗口,将茌平职教中心的风采、魅力、成绩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和展示,职教活动周期间学校将“天天有活动、处处有看点、人人有收获”,达到展成果、扩影响、造声势、促提升的目的。

王际胜指出,一年来,职教中心秉承工匠精神,取得优异成绩,展现了职教中心不断进取、高质发展的强大生命力。2023年初,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计算机应用和机电技术应用两个专业被确定为山东省特色化专业建设项目。一年来,在省、市级技能大赛获得奖牌65枚;2023年12月份,学校首次承办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机械装配技术”赛项的比赛,并获得该赛项省一等奖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连续三年参加省工信厅、省教育厅等主办的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比赛,三次蝉联一等奖。2023年10月,学生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无人机技术应用赛项,获国赛一等奖两项,创造了历史。2023年职教高考,学生本科上线131人,其中11人成绩进入各自专业全省前100名。

一年来,学校教师在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能力大赛等各项赛事中获得省、市级奖项46个,获得区级以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45个,获批山东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一个;在省、市级课题评选中,学校共有4项课题立项。2023年学校与淄博职业技术大学、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高校合作,获批6个五年制长学制专业,今年计划招生550人,实现了茌平孩子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梦想。

学校会不断推陈出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更高技能、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劳动者,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茌平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非遗课程特聘教师颁发聘书。他们是“李氏中国结制作技艺”传承人李建霞、“海二八宴席制作技艺”传承人贾立峰、“茌平剪纸”传承人田田、“马蹄烧饼制作技艺”传承人成电勇。

茌平区政协副主席、区中华职教社社会委员会主任纪建军作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为强区建设提供强大技能支撑。要把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把促进产教融合、职普融通作为关键路径和必答问题,把提高办学质量作为基础工程,把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作为新赛道,扎实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纪建军强调茌平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加快完善职普融通的教育体系,加快构建产教融合的发展格局,加快探索科教融汇的有效途径,坚持“升学就业”两手抓,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并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加快提高学校发展质量,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为茌平区“鲁西领跑、全省先进”贡献职教力量。

最后,纪建军宣布“聊城市茌平区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幕。

职教活动周的开展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搭建了一个相互联结的平台。

编辑:rwzh4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