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德阳市旌阳街道以创建“科学、健康、环保、文明、和谐” 民族大团结特色街区为目标,探索构建城市民族团结工作“三和”路径,推进基层治理和谐共促。
机制领“和”,发展共居共学氛围。建立民情恳谈机制。落实街道党工委清单工作制,社区党委书记定期开展“书记恳谈”,组织各族群众摆“龙门阵”、拉家常,听民声、征民意,明确专人回应落实群众诉求,及时解决民需民盼。建立联勤走访机制。依托“公安+城管+网格”机制,组织下沉执法力量和社区网格员定期开展走访摸排,发挥协作机制作用,结合“社区吹哨、部门报道”工作,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建立互学互促机制。打造“城市社区大讲堂”“心连心”学习室,制定学习计划,常态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学习和宣传教育等党组织生活内容,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基层党建有机融合。
解难谋“和”,建设共事共乐家园。针对因民族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不同的融入问题、就业发展限制问题等,推行认同、融入、发展“三位一体”工作法,提供精准化的管理服务保障。聚焦认同。成立“堰塘坝会客厅”,并依托清真寺主阵地连同居民院落打造“一院一巷”议事角,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聚焦融入。开办西小区“石榴籽”夜校,搭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平台,定期举办“石榴籽民族情”主题民族团结运动会,利用社区传统文化之家开展民族服饰展示和团扇等手工制作,建设共有精神家园。聚焦发展。靠前服务非公经济人士、新阶层人士、在外能人等统战人士,发动商家、工商户组建联合商会,推进信息共享、“抱团”发展,和美街区建设提档升级。
共治促“和”,凝聚共建共享合力。着力抓牢“三个关键”,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环境。抓牢安全促“和”。加强财政预算,每年落实专项经费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定期不定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安全示范街、示范社区。抓牢调解促“和”。成立矛盾纠纷调解室,由社区书记牵头,组织民警、法律顾问、党员、社区调委会成员、各族群众代表,成立“1+7”调解队伍,开展纠纷排解和维权服务,变事后调解为事前预防。抓牢服务促“和”。整合统筹志愿者力量,成立“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引导爱心人士及社会组织成立民族大团结“爱心汇”,鼓励各族居民通过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治理获取爱心卡,形成治理合力。(旌阳区委统战部 兰金凤)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