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心的事|在那遥远的地方

2024-03-01 08:1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1年全国两会青海代表团审议现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孔庆菊拿出的两张“大萌猫”照片,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照片中的“大萌猫”一张是漫步在草丛中的荒漠猫,另一张是行走在树丛中的雪豹。二者都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以前很少见的珍稀物种,现在频频现身了。”孔庆菊向总书记讲述青海生态环境的变化。

“这说明生态保护见效了。”习近平总书记凝视照片,频频点头,“特别是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增强了,看到了生态本身的经济价值。”

孔庆菊用两张照片为例,向总书记介绍了自己的家乡祁连山南麓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迁。

如今远山如黛、碧水无垠的巍巍祁连曾因大规模的探矿、采矿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掠夺式的煤炭采挖,让美丽的草原变得沟壑纵横,保护区一度变得“千疮百孔”。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到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明确了“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的省情定位,明确了“青海的生态安全地位、国土安全地位、资源能源安全地位显得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海北藏族自治州,了解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他专门听取青海省关于祁连山自然生态情况的汇报,特别关注询问祁连山冰川同青海湖水源之间的联系情况。

“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总书记反复叮嘱当地党政负责同志,要把青海生态文明建设好、生态资源保护好。

沿着木栈道,总书记步行察看周边环境。他说:“看到这样的景象,总会想起王洛宾在青海创作的那首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正是充分吸收了这里的精华养分,他才为人类艺术宝库增添了这样美好的作品。”

现如今,青海生态功能不断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高原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一张张绿水青山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青海生态美图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