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变“金豆” 增收有盼头

蚕豆变“金豆” 增收有盼头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2-04 17:3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冬日暖阳煦,行走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白水镇善导村,一条笔直的机耕路穿插在田地之间,道路两旁,烟后蚕豆、小香葱、白菜等作物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其间,或采收,或除草,一派农忙的景象。

“前几天雨水有点多,目前看这长势还行,预计3月份就能采摘鲜蚕豆到市场售卖。”今年55岁的邵海文,一边在地里除草,一边介绍蚕豆的种植情况。

邵海文在蚕豆地除草。 段伟 摄

去年10月份,邵海文瞅准烤烟采收后土地肥力好、水分充裕的优势,种植了5亩蚕豆和3亩青花菜,在改善土壤环境的同时,也让他的“钱袋子”再鼓一鼓。

“这几年种植条件好了很多,乡亲们种地都用上机械了,不像以前什么都要靠人工,费时费力不说,还赚不到钱。”对于多元种植能否兼顾得过来,邵海文放下手里的杂草说道。

2006年开始,泸西县烟草专卖局陆续投入资金为村里修建地边小水窖、蓄水池、烤房等基础设施,改善了村民种植条件,并以补助的方式帮助村民购置各类大小型适用机械,促进村民生产减工降本、提质增效。

随着种植条件的改善,乡亲们的收成也提高了许多,村里的作物也从单一种植变成多元种植。这几年,邵海文跟随乡亲们通过发展多元种植,不仅在村里建起楼房、购买了小汽车,两个孩子也在城里的医院工作,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小孟泽村“粮烟协同”示范区种植的小麦。段伟 摄

近年来,泸西县烟草专卖局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在抓实机械化推广、平衡施肥、绿色防控等生产技术落实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引导村民把冬季闲置的烟后地利用起来,大力推广种植苦荞、绿肥、小麦、蔬菜等作物,走出一条“粮烟协同”多元产业融合的发展之路,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

“快过春节了,蚕豆地里除完的杂草还可以拉回家备着喂牛,辛苦一年到头,我也该休息几天,陪家人们过一个好年了。”邵海文将杂草搬到路边停放的三轮车里装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着说道。(段伟)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