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宋元泉州,传承海丝文化

寻迹宋元泉州,传承海丝文化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4-01-31 17:0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同时响应“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1月24-25日,福建农林大学“海丝泉州”实践队走进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去追寻“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世界文化遗产,同时开展文化传承调研,厚植历史情怀与文化担当。

图为实践队员在世遗点前合影留念

探寻开元古寺,调研建筑保护

1月24日上午,实践队首先走进开元寺,去探寻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遗产。开元寺是宋元时期泉州规模最大、官方地位最突出的佛教寺院,其多元文化遗迹反映出宋元海洋贸易带给泉州的经济繁荣,对宋元社会经济和海洋贸易具有重要贡献。

实践队员先后参观了东西塔、开元寺山门、大雄宝殿等历史文化建筑,东西塔的建筑体现了7-13世纪的唐宋建筑特征,代表了13世纪中国石构建筑技艺的最高水平,实践队员无不为古代工匠的非凡智慧而惊叹不已。同时实践队员对开元寺的建筑特征、传承和保护现状进行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东西塔建筑

图为实践队员对建筑进行调研

寻迹多元文化,坚持胸怀天下

实践队员一行来到涂门街,在涂门街上,实践队员先后参观了泉州府文庙及泮宫、清净寺、锡兰世家古厝、关帝庙。一条街上,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锡兰文化、民间传统文化交相辉映,无不体现着宋元泉州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锡兰世家古厝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泉州府文庙

在泉州府文庙及泮宫,实践队员惊叹于泮宫建筑历经岁月而不衰,依旧如新,同时感叹于府文庙闽南建筑风格与中原传统孔庙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清净寺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院之一,其见证了宋元时期泉州海洋贸易之繁荣,也体现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往来之密切。锡兰侨民旧居则体现出泉州刺桐港舟行万里的航海文化及带来的锡兰文化。而在关帝庙,实践队员感悟历史悠久的关公文化:“忠义仁勇礼智信”,这些优秀的品质无不激励着中华民族世代秉承优良品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走访机构遗址,感悟华夏强盛

活动期间,实践队还走进了“天潢贵胄——泉州南外宗正司遗址”,通过大量翔实而专业的文字介绍、视频讲解,以及古籍、族谱、匾额等实物展品,探究宋元中国海洋贸易昌盛的“官方密码”。南外宗正司是南宋时期对迁居泉州的南外皇族进行管理的机构,其设置强化了国家政权对宋元时期泉州海洋贸易的推动。

图为实践队员通过展品探寻南外宗正司遗址

最后实践队又探访了泉州市舶司遗址,通过了解一件件历史文物背后的光辉故事,共同感悟市舶司对宋元时期泉州管理海洋贸易事务做出的巨大贡献,在世界文化遗产中接受思想与文化精神的洗礼。

图为实践队员探访泉州市舶司遗址

寻迹宋元泉州,传承海丝文化。本次社会实践是福建农林大学学子开展“追寻领袖足迹 赓续中华文脉”的一次生动实践,以“海丝泉州”为主题,深入开展“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世界文化遗产的寻迹与调研,在实践过程中感悟海丝文化,讲述海丝故事,传承海丝精神。福建农林大学“海丝泉州”实践队队员们将以此次社会实践为起点,追寻领袖足迹,更好地用自己的行动为遗产保护和中华文化赓续传承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