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新兴资产类型,数据资产价值日益凸显。1月17日,数据要素价值化与数据资产入表专题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由多家专业机构联合编制的《数据资产入表规范建议》正式发布。
本次研讨会由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主办,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重庆西部金融商会作为支持单位,中电数字场景科技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来自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共创数据资产未来”的主题展开研讨。
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副处长崔佳佳表示,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的国家,“数据二十条”系统性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其中明确提出探索数据资产入表新模式。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作为首个企业数据要素会计处理新规,具有里程碑的标志性意义。她指出,对于企业而言,数据不再仅仅是一个记录、管理和交换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战略性的资源,可以用来支持决策、推动创新、提升竞争力,为企业实现商业上的成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数权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AI大数据专委会副主任钟宏在分析数据要素资产化的机遇与挑战时指出,不同行业、不同主营业务方向、不同规模的企业,其数据要素的价值发现和利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从政策到落地企业实践之间还存在较大的信息差、认知差。尽管挑战巨大,但机会也同样巨大。政策与产业实践之间的紧密合作对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数商这个角色是数据资产价值化里面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角色。”天道金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浙江浙里信征信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军霞认为,在数据价值化进程中,数商既是数据价值化的挖掘者,也是整个过程的保荐者。数商不仅提供服务,还要确保整个过程的合规性。数商至少需要扮演人才培训者、咨询规划者、产品供应者、服务输出者、平台建设者、业务运营者六大角色。
北京国信中数投资公司总经理展钰堡表示,数据资产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刚需”。促成土地财政的转型,数据资产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数据资产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需要构建一个包括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研究机构等多个方面在内的良好的生态体系,以真正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和作用,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会上,《数据资产入表规范建议》正式发布。该规范建议由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江苏省数字政府标准技术委员会、江苏省数字化协会、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信中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云上数联(贵州)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映射几何(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天道金科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编制。
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途介绍,在数据要素价值化的进程中,数据资产入表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是实现数据从资源转变为资产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最有力推手。规范建议从数据资产盘点、数据合规验证、数据资源会计入表、数据资产评估、审计五个环节入手,详细分解了数据资产入表的流程,旨在为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提供实践操作指南。
随着数据要素产业进入加速发展期,社会各界对于其价值化的理解逐渐深入。一批专业从事数据要素价值化及数据资产入表服务的专业机构开始涌现。以本次规范建议编制单位之一的映射几何(成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依托自身数据+模型的优势,建立数据资产评估体系,以数据要素化服务为主业,通过数据运营服务数据要素,以数据要素服务数字经济。
成都未来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成都市科技金融协会会长蒋鲲,江苏省数字化协会副秘书长马灵芝,四川汇源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武雪松,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东才,集兆嘉数字能源集团常务副总裁兼CTO张理,北京浩丰科技董事长王剑,成都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黄艳,映射几何(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圣等业界代表分别进行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