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亮眼数据振奋人心 中国正从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来源:央视网
2023-12-11 17:1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 昨天(12月10日),中国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完成所有船用产品的安装,正式转交给运营方,邮轮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成功摘取全球造船业“皇冠上三大明珠”。今年以来,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领先全球,正从有影响力的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11月4日,历经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上海命名交付,经过了艺术品、酒店用品、医疗设备等供应品的上船安装及功能验证后,10日,近1300名船员登船到岗,邮轮正式交付给运营方,邮轮将于2024年1月1日开启商业首航。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是目前全球最复杂的单体机电产品,拥有136个系统、2万多套设备,线缆超过4300公里,整船零部件数量达2500万个,相当于C919大飞机的5倍、复兴号高铁的13倍。大型邮轮考验的不仅是造船技术和工艺,还有管理模式和相关产业的配套,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装备建造能力和综合科技水平。

11月24日,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17.4万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日内瓦”号,在长兴岛造船基地命名交付。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制造难度极大,“日内瓦”号总体建造周期仅用17.5个月,各项技术性能指标世界最佳,首次全面超越国外竞争对手。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董事长陈建良: 从首制船的国产化率不到30%,目前已经达到了70%,未来的两年,我们完全有信心达到80%,甚至85%以上。

目前,中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集齐了全球造船工业“皇冠上三大明珠”。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9.7%、67%和54.4%,三大指标均排名世界第一。中国造船产量全球领先,占国际市场份额超过40%,行业全年收入超过5000亿元,产品逐步覆盖市场上全部船型,中国正从造船大国向世界造船强国迈进。

【责任编辑:王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