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厦高铁9月28日开通运营,福州至厦门最快55分可达,两地形成“一小时生活圈”。这是继京张高铁、京雄城际铁路后我国建成投用的又一智能高铁,标志着中国高铁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智慧型交通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中国高铁技术继续领跑世界。
交通线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福厦高铁是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是“八纵八横”铁路网中东南沿海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为完善福建沿海地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加速推动福州和厦漳泉四大城市区崛起,为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有利于推进海西城市群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与长三角、大湾区城市群间的互联互通,在国民经济中意义重大。
赋予美好出行体验、铺就美好生活路。新建福厦高铁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铁路,地处福建沿海经济带,途经福莆宁、厦漳泉两大都市区,建成通车后能够有效缓解既有杭深线福厦段的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福州、厦门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东南沿海城市群将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厦门到北京的铁路最快旅行时间将由现在的11个多小时缩短至9小时左右。开通之后,将通过加密福厦高铁列车开行次数、组织高铁“公交化”运行、推行新型票种、增开特色临时列车等措施,对列车自身进行优化,以切实满足福厦(漳)高速便捷通行、上班族通勤等实际需求。福厦高铁的开通,缩短了城市之间短距离出行的时间,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赋予了人民群众更加美好的出行体验。
“坐上高铁去看海”不再是奢望。经过6年多的建设,这一盼望终于实现,而这愿望实现的背后重要离不开福厦高铁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在建设过程中,“智能”成为了关键词,中国高铁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里程碑。福厦高铁以BIM+GIS技术为核心,综合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专业工程技术融合,利用数字化仿真建造等,实现对铁路四电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数字化、全生命管理,有效跟踪、控制关键进度节点;减少碰撞与返工,提高建造质量、保证施工安全、优化施工进度、辅助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打造了数字化高铁神经系统。福厦高铁是我国沿海智能高铁建设的探索和示范,开启了中国沿海智能高铁建设的新篇章。通过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技术三个方面创新不断深化,完善了我国沿海智能高铁建设体系,为高速铁路建设由沿海向深海发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福厦高铁的建成,打开了智能高铁的新格局,更是为智能高铁建造打下坚实基础,是中国高铁建设一个新的突破。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高铁的飞速发展,不仅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更是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一日千里的高铁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福厦高铁的开通,让“坐上高铁去看海”成为现实,让城际化高铁得以实现。改善了沿线人民的出行方式,提升了沿线城市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福厦高铁更是福建省内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铁,相信在未来,福建不仅是市市通高铁,更会是“市市通350高铁”,这幅海景图也一定会描绘得更加壮丽。(宋明慧 匡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