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接续加力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23-11-08 19: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数据显示,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9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稳定、持续好转,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3297万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增收。这充分说明,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保持基本稳定。

实现就业稳定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成果来之不易。特别是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经过各方面加力推进,企业家和劳动者努力进取,稳定的就业局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社会不仅要继续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而且要对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充满信心。

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这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换言之,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有力支撑了就业改善。由此来看,随着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持续巩固,稳就业的积极因素会不断积累,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也会更有底气。

稳就业促就业,要在优化服务、重点保障上下功夫。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他们来说,既需要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广开就业门路,又需要畅通信息,增加就业选择。因此,做好重点就业人群的保障工作,优化包括就业信息、帮扶机制在内各项政策服务,是关键中的关键。相关部门应更加注重了解重点人群就业的特点、需求,健全主动联系、按需服务、定期回访机制,促进供需对接,进而实现好就业、就好业。

稳就业促就业,要在协同发力、系统联动上下功夫。稳就业、促就业,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长期性的工作。也就是说,影响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一些因素甚至还相互交织、相互叠加。因此,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就业,必须系统性应对,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面对新问题新需求,只有多方面、多角度着力,形成协同作用,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才能不断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推动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根基工程高质量发展。

就业稳则民心安、社会稳。出台一系列就业政策措施,高频率开展多种就业服务活动,深入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推出形式多样的促就业举措,为更多人打开职业发展的空间。着眼经济发展大势,落实落细各项政策,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稳就业促就业必能有支撑有前景,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责任编辑:马芮】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