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土壤质量家底 地质六队给土壤全面“体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0-31 15:3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0-31 15: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金秋十月的燕赵大地,层林尽染,叠翠流金,硕果累累。在石家庄市赞皇县的一处核桃林中,技术人员正在一丝不苟地忙碌着。选择位置——采土——取土——装袋……这是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六队)正在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三普”)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全面掌握我国土壤资源情况而开展的一次国情国力调查。是继1979年第二次土壤普查之后,历经40余载,对土壤的又一次“全面体检”,事关国家粮食安全、耕地质量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乡村振兴等国之大局,意义深远。在此次“三普”调查工作中,地质六队承担赞皇县、平泉市2000余个样品的采集调查工作。

布满荆棘的采样之路

外业调查采样是“三普”的核心环节,需完成样点点位核实、土壤立地条件调查、表层土壤采样、照相取图等多项工作。

“考虑到耕地秋收窗口期限制,一旦农作物采收完成,土地翻耕播种后就不能采样了,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我们一般一大早七点就出发,干到天色擦黑才收工。午餐在田间地头凑合着吃点儿,抓紧一切有效时间取样。”工程地质研究所技术人员介绍道。

赞皇县大多为山地区域,地形复杂,很多样点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采样点所在区域荆棘灌木丛生,树枝纵横杂乱,地质队员们手拿镰刀、铁锨进行“突围”,不一会儿就汗如雨下,一天下来,平均也就能采5个土壤样品。“秋蚊猛于虎”,肆虐的蚊子也围绕在他们身边,隔着长衣长裤都被咬出十几二十个红疙瘩……

“无论面对多么恶劣的环境,地质人都能迎难而上!”工程地质研究所工程师刘建章的话掷地有声,触动着每个人。项目组成员积极调整状态,振作精神,继续穿梭在密林草丛中。

立下“军令状”保证调查进度

如果说吃苦耐劳、苦干实干是“三普”调查人员必有的品质,那么过硬的调查技术一定是“三普”工作中必备的素质。

平泉市地处承德市东北部,10月下旬以来最低气温已达零下。“天气预报说下周可能会有雪,将严重影响项目进度,真是着急。”水文地质研究所技术人员贺元面对压力,眉头紧锁。

平泉项目组第一时间召开工作调度会,倒排工期,进一步细化分组分工,制定详细时间表、路线图,及时反馈采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进展。各小组领队纷纷立下“军令状”,表示一定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我们邀请了熟悉当地地块和路况的居民担任向导,由他们带路,就能快速到达样点周围,再由向导联系样点所在地块农户,获取施肥管理、作物产量等相关信息,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又加快了调查采样速度。”水文地质研究所技术负责曹立阳说。

项目组严格落实《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规范(修订版)》,确保项目质量。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是一个既繁琐又精确的工作,过程既耗人力又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我们采用的是梅花布点法,针对水田,主要采集的样品分为表层混合样、容重样和水稳性大团聚体样,采集过后要立即填报调查信息。”水文地质研究所技术人员介绍。

拼得是耐力,打得是“持久战”

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队员们连续数日满负荷工作,浑身酸痛、身上各式各样的划痕是常态,有些年龄偏大的队员疲劳过度,晚上甚至连吃饭的力气也没有……而这种状态将要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

杨会娜、褚晓敏是项目组中为数不多的的女地质队员,也是项目组中坚力量。她们努力克服野外一线的种种不适,一直坚守岗位,项目组成员多次提出让她们适当休息,但她们却说:“大家是一个整体,不能因为我们是女同志就影响整体工作进度”。就这样,她们在烈日炎炎下用柔弱的身躯扛起了沉甸甸的土样,认真高效地完成每日布置的点位,不娇气、不服输!

分布赞皇、平泉两地的“三普”项目组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即便是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也没有停歇,没有一个人掉队。截至目前,已完成1400余个采样点,并经省市两级质控审核全部合格。

30多个日日夜夜,展现了野外一线地质人最可爱的一面,他们肩负使命担当,在“三普”战线充分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着地矿智慧和力量。

(图片由王海授权使用)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