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的回答|你知道“中国”两个字最早的出处吗?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2023-10-28 10:5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张时代考卷,当代青年应该如何作答?2023年,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出品,现代快报+制作推出“中国式现代化·青年的回答——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第三季)”系列短视频。从炎炎烈日到秋意冉冉,30位青青“答”人携手AI数字人小青,奔赴全国23个城市,以青春之力、以奋斗之姿,回答着青春之问,担负起青春之责,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答卷。

神州、华夏、中原、震旦……“中国”有过很多个名字。你知道“中国”两个字最早的出处在哪里吗?本集视频中,青青“答”人——中国国家版本馆青年馆员、90后版本守护人江雨森和AI数字人小青,带大家一起探秘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揭开“中国”这两个字的“身世之谜”。

中国国家版本馆又被称为“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它以版本为载体,记录中华文明的历史变迁。在这里,一眼千年,读懂中国。

这么多藏品里,哪里能看到最早的“中国”?答案就在这件西周时期的青铜酒器上。它叫“何尊”,早在3000年前,它就有一颗“中国心”。何尊的底座刻有122个古老汉字,记录了一个小故事。

大约公元前1038年,一位名叫“何”的年轻人,在首都受到周成王接见。成王说,自己的祖父文王受“天命”,所以父亲武王灭商,昭告天下:“宅兹中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儿就是天下的中心,我住这儿了”。这位叫“何”的青年因此做尊,以作纪念。

视频中,江雨森的小伙伴小青为大家解释了“中国”这两个象形字:“中”像一面旗帜迎风飘扬在部落中央,后来延伸出中央、中心的意思;“国”的“口”代表城池,短横是护城壕沟,“戈”是兵器,意思是拿起武器保卫家国。“中国”这两个字合起来,在当时的意思就是天下的中心。

在历史长河中,“中国”字形变了,内涵也从最初的方位区划“天下之中”,不断演变、发展、扩充。在今天看来,“宅兹中国”正像是对“何以中国”的隔空回应,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入藏版本量共1600万余册。文华堂国家书房44个巨型书柜贮藏近3万册具有传世价值的经典著作。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与灿若星河的中华文明是我们自信的来源。

“典藏、策展、讲解……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我们,守护版本里的中国。”江雨森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不断汲取典籍的力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甘于埋首穷经,也敢于勇攀书山,接过“赓续文脉”的重担。

现代快报+记者 刘静妍

(校对 张静超)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