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中国为什么要在西藏设立寄宿制学校?

来源:道中华
2023-10-10 14:5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小华这厢有礼

“道中华”有奖答题活动第三期来啦!快点击这里参与答题,小华邀请小伙伴们一起涨知识,一起拿礼品!

“在西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在华东汉族方言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西藏和平解放70多年来,尤其近几十年,在党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西藏民生工程得到长足发展,满足了人民教育、就业、健保、居住、交通、养老等各方面需求。西藏各族人民享受了最好的政策,儿童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然而,美西方国家却屡屡利用涉藏问题,恶意抹黑中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就在近期,美国表示,将对一些涉嫌强迫西藏儿童融入中国主流社会的中方官员实施签证限制,这一言论直指我国西藏寄宿制教育。而事实上,西藏寄宿制学校恰恰是保护西藏人权和文化传统的生动案例,所谓“强制同化”纯属子虚乌有。

道中华:中国政府在西藏推行双语教学模式是一种怎样的教学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地传承与保护藏族文化?方晓玲:双语教学在西藏经历了探索、调整、成型、完善等不同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藏族人民主观愿望进行了调适。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障下,中国政府从组织领导、方针政策、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大力加强藏语文工作,充分保障了藏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现在推行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在保障藏民族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自由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目标是什么呢?一是要确保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来说,要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就业竞争力;二是要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从这个目标可以看出,双语教学目标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本民族语言文字两个维度,别有用心的人只抓住其中一个维度进行抨击,这显然有失偏颇。

▲青海省2016年出版使用的藏语文教材。

要做好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需要组织建设的保障、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保护工作的法律化、广泛的对外交流等多方面工作的配合。为适应时代变迁,藏语言文字的传承与保护还要推进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所以,传承与保护工作是一个多角度的综合性的工作。双语教学能让藏族学生有能力、有条件注重保持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现代社会,藏文化也只有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生存与发展,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从长远看,双语教学带动了西藏各级学校的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改善西藏人口素质,缩小了与其他民族、其他地区的差距,实现真正的平等。

道中华:2000年,中国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条件。这对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会产生什么影响?方晓玲:全国范围大力推广通用语言文字,一方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交融,另一方面利于民族地区学生更好地学习现代科学知识,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最终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理解推广通用语言文字这件事情,要放开眼界,看到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中国几十年走过来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在全国甚至全球经济不断整合、贸易不断发展、人口不断流动的情况下,在西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在华东汉族方言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道理是一样的。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有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比如,从文献、出版物角度看,国内大多数科学书籍、文学作品等都是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出版的,这与国外大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出版物使用英文出版是同样道理。如果只有使用藏文阅读,那么他的阅读范围是十分有限的。藏族群众需要学好藏语文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用来掌握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所以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于藏族个体来说,是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对于藏民族群体来说,是融入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2020级藏医医疗与藏药专业学生才让措通过藏医典籍唐卡学习。(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此外,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在更加广阔的领域传播和推广,更需要依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说,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并行不悖。

中国每个发展时期都出台过专门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规划,对各民族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很大,我们在实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重点抢救和保护民族传统经典、民间文学、民俗文化、民族音乐舞蹈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等方面,更是出台了许多举措。因此,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会阻碍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说法,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道中华:“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的成功是中国能够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方面和关键因素,请您简要回顾一下西藏教育扶贫的历程及取得的成就。方晓玲:教育扶贫并不是脱贫攻坚时期特有的事情。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大规模扫盲教育运动,可以看作是教育扶贫的初步探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教育扶贫的重头工作是保障义务教育,让农民子女上好学,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到现在,每年开学季各地市政府一把手还要亲自召集县区主要负责人做全面排查失学辍学、走村入户劝学等工作。

2015年起,中国将“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列为“五个一批”之一,教育扶贫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深入。2018年,《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发布,教育扶贫成为西藏等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方式,实现“输血”向“造血”的转化。

教育扶贫在西藏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成就巨大。教育扶贫过程中,新思想新技术不断涌入农村,转变了农牧民传统观念,内在的发展需求被激发出来,大家更有动力也更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境遇。

在教育扶贫过程中,教育资源分配向农村倾斜,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使每个县区的教师配置基本都达标了,还有“国培”“区培”等培训方式也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质量。西藏农牧区有15年免费教育政策、15年教育“三包”政策,还有“建档立卡大学生”补助政策。

在“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帮助下,很多中职班招收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帮助提高人才培养水平。还有农牧区订单式免费医学生、地方重点高校专项招收农牧区学生、各地市定向培养计划以及内地高校专项招生等,很多招生倾斜政策,使农牧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所以说,教育扶贫在西藏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西藏还要继续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教育扶贫仍要继续发挥“扶智”作用

▲中铁十四局捐建的28所新幼儿园正式向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交付。

道中华:中国为什么要在西藏设立寄宿学校?

方晓玲:西藏122万多平方公里,地域广阔,人口分散,人口密度是全国人口密度的1/60左右,学生上学很不方便。过去很多地方为了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办起了“帐篷学校”“马背学校”,师资力量、教学时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不高。

中国政府长期摸索,到底什么样的方式适合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学生,农牧民也期盼着孩子能够得到良好教育,家长又可以减轻接送孩子上下学的负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西藏农牧区很多家庭的年轻夫妇外出务工,留守孩子教育问题同样困扰着他们。寄宿制学校成为众望所归,满足了广大农牧民子女公平接受教育的客观需要,解决了农牧民群众接送子女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冲突矛盾。

从效果看,寄宿制学校是地方政府集中力量办起来的,教育资源具有整合优势,教育质量大幅提高,城乡学校的差距缩小了,家长看到了好处,政府顺应意愿,毕竟提高教学质量是政策制定的根本宗旨。也就是说,寄宿制学校这种办学形式本身也是具备优势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寄宿制学校成为西藏很多农牧区地方政府和家庭的共同选择。

寄宿制学校建设都是严格遵守国家和自治区相关建设标准,学习条件优越,生活设施齐全,办学经费完全由政府承担。农牧民子女在寄宿制学校,享受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的“三包”优惠政策。

▲2023年5月12日,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校运会100米短跑比赛现场。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作为在拉萨异地办学的寄宿制学校,目前有在校学生2700余名,90%以上为农牧民子女。(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需要强调的是,寄宿制学校里的学生是否寄宿,完全是由农牧民群众根据家庭情况、教育需求以及孩子意愿进行选择的。在各地市寄宿制学校里,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家里离学校不远,平常家长早送晚接上学,也有的学生家里也离学校不远,但家长外出务工,爷爷奶奶无法指导学业,还是选择寄宿。所以“强迫寄宿”“威胁寄宿”“不寄宿就要惩罚”这些说法纯属谣言。

此外,学校、学生、家长三方之间的联系渠道是完全畅通的。学校里每个班基本都建有微信群,很多还有分科微信群,教师通过微信群、电话等方式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教师时常向家长发送学生饮食、住宿、学习的相关视频,学生年龄越小的,教师在这些方面会更加注重,发得越勤,目的就是让家长放心、安心。(受访者简介:方晓玲,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头图为西藏自治区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运动会。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以上内容为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责任编辑:董静】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