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重器硬核出“新”!福建福海创消缺改造项目全面 投产

石化重器硬核出“新”!福建福海创消缺改造项目全面 投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9-26 11: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数智赋能,绿色建造。临海之滨,邹鲁之地,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经济开发区内,银光闪烁,数座石化装置焕然一新,散发新的光彩。

近日,中建安装石化工程公司承建的福建福海创凝析油分离、减压蒸馏装置改造项目正式竣工投产。作为2022年度福建省在建重点项目,中建安装石化工程公司承担减压蒸馏装置、凝析油分离装置的消缺、扩能改造任务,及配套储运和公用工程建设。投产后,凝析油年产可达550万吨,减压蒸馏装置年产达340万吨,同时可消除现有生产装置存在的瓶颈问题,推动古雷石化产业园打造成为福建省重要石化基地,助力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

技术“上新”,数智赋能助力重器更新

凝析油分离装置消缺、扩能改造是福海创项目的核心建设内容之一,根据设计要求,需将脱汞单元从凝析油分离装置中拆除,并在减压蒸馏装置中完成移址重建。脱汞单元装置总体积超过10000立方米,总重量1000吨。为了帮助这个庞然大物尽快搬入新家,项目团队联合刘金路工人创新工作室团队反复商讨、研究论证,提出模块化搬迁构想,自主研发了《一种大型装置整体模块化搬迁方法》专利技术,开创了国内石化装置模块化搬迁首例。

为保施工顺利进行,团队与石化工程公司设计院群策群力,采用MIDAS和TEKLA软件建立三维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推演、预设,仅在1个月内就完成了建模分析和施工方案编制。搬迁过程中,团队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SPMT液压模块运输装置,通过控制系统联动不同模块的SPMT,技术人员手持遥控设备,即可将整个千吨级脱汞单元平移370米,旋转180度,让石化“重器”一次性成功就位,安居新家,节省工期120天!

凝析油分离装置与减压蒸馏装置的改造还涉及工艺管道的更新换代,工艺管道总量高达10万吋,是项目中体量最庞大的工程。时值七月,“杜苏芮”沿北太平洋一路呼啸而来,台风扫寰宇,暴雨如决堤。肆虐的狂风骤雨让原本就短暂的工期更加紧迫起来。为了按期交付,项目团队合理部署,科学安排工序,采用自动焊工厂化预制管道,深化预制程度,最大程度减少现场安装量,预制工艺管道超过6万吋。流火七月,500余名建设者日夜坚守,24小时轮番上阵,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仅用1个月就完成了13单元凝析油装置3.6万吋工艺管道的现场安装,为石化“重器”换上了新装。

工艺管道的改造工期仅有45天,若要如期完成,管道安装与试压必须同步进行。在多次勘察现场后,项目团队与石化工程公司刘金路工人创新工作室共同策划,决定采用自主设计的盲板技术,改变工序,预先自制盲板,让盲板提前介入,将管道与设备分隔开来,同步进行试压与安装,大大提高了工效。

维护“上新”,严谨运维保障安全改造

对凝析油分离装置进行大刀阔斧的“手术”,开展大面积检修是此次施工的重要任务。装置原有的大部分旧管线、旧设备都需要拆除,更换为更大口径的管线,和更大功率的设备。化工装置设备、管道中残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给检修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风险,建设者穿梭于钢铁丛林间,危险如暗礁险滩,险象环生。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为保障检修过程安全,项目部严格作业票制度,联合业主共同施行“双监护”制度。所有监护人员培训上岗,组建安全队伍,建立作业点台账。项目安全管理人员按时按期巡检作业点,查看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项目建立安全网格化管理,确立安全责任人,层层压实,切实保障了员工和生产装置的安全,实现现场0事故。真正做到了“油不落地、气不上天”。

检修项目没有图纸,项目零碎繁多,特殊的装置空间带来极大的施工难度,分馏塔内,管廊之下,都需要逐个检查维护。341、342分馏塔内空间密闭,老态龙钟的化工装置艰难地吞吐出难闻的气味,而建设者恪尽职守,坚守一线,一丝不苟地逐个维护,在塔内一呆就是一整天。管廊装置下空间狭小,宽约4米,高度仅达3米,吊车等大型机械装置均无法使用,在难以提高机械利用率的情况下,项目团队增派援手,实行两班倒,建设者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利用倒链、卷扬机等原始吊装工具,齐心协力将难点各个击破。

管理“上新” 科学管理推动价值创效

扩能改造需响应时代号召,团队管理也需紧跟时代步伐。此次消缺、扩能改造项目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安全隐患多,专业要求高。为保障施工过程顺利,协同高效,项目在团队成员间应用Microsoft Project专业管理软件,详细排布施工计划,帮助管理人员科学调控人力、物力资源分配,施工人员在移动端即可实时跟踪项目进度,实现了团队间的联动,大大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施工、管理效率。

项目管理软件和管理平台的搭建拉近了项目团队与石化工程公司设计院、刘金路工人创新工作室的空间距离,通过管理平台,远在南京的设计院与刘金路工人创新工作室团队也能够获取云端数据,根据现场实际远程建模、推演,预设并解决设备、管道、安全及环境污染问题,为项目施工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持,贡献智慧养分,推动工程两次创造新突破。

忙而有序,临危不乱,专业到场,严谨运维,是团队的另一个特点。这离不开团队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项目团队针对专业化、安全质量要求,建立“双监护”和“网格化”管理制度,责任到人;对现场各专业施工班组开展定期性、阶段性培训,通过考核确保班组成员具备合规执行能力,以确保施工质量,设备管理、运行维护质量,降低潜在风险,保证工程安全。

团队管理一小步,品质履约一大步。福建福海创项目团队用匠心领航,用智慧驱动,一步步推动石化工程建设迈入新征程。

几经春秋,栉风沐雨,从金陵石化烷基苯厂的检修改造,到如今福建福海创项目的扩能改造,中建安装人在钢铁游龙间劈波斩浪,建证智慧未来,在助力石化强国梦的成功实践中坚定前行。(图片由于欣颖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蔡东海<Cai DongHai>】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