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细琢 精益求精”,走进代成欣(工匠)创新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八个醒目的大字,这八个字也是代成欣“工匠精神”最美注解。
代成欣(工匠)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9人,带头人为全省系统成长人物、全省系统最美物流人、亳州工匠代成欣。工作室总面积45m2,每年拥有专项经费2万元,配备小型台钻、台钳、砂轮机、维修工具、相关专业书籍等工作必需品。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40多项技术革新项目,通过技术攻关、精准实施,累计创造经济效益100余万元,并获得亳州市“代成欣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
平台构建,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工作室的成立,为先进创新人才和职工群众打造了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搭建一个技术引领作用发挥和一线人员展示才能的平台,提供了创新思想碰撞和创新举措实施的专业化场所,增强了员工的创新热情,整合了创新技术力量,能够全方位、系统化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效应’。”,工作室带头人代成欣说。
如今,随着物流中心的稳步发展,工作室场地逐渐显得有点狭小,好多技术攻关项目无法实地开展,在市局(公司)党组的大力支持下,创新工作室改造项目正在稳步推进,硬件设施和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必将推进物流中心科技创新工作再迈新台阶。
项目引领,实现全员创新
“创新工作室下设了创新创造工作组、效率提升工作组、节能降耗工作组三个创新团队,实施年度计划、季度指引、月度总结的创新机制,在创新工作上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确保课题攻关项目稳步推进。”,工作室带头人代成欣说。
其中,《异型烟分拣规格速变装置研制》项目,将手工拣选的大品牌特异型卷烟放入立式机自动分拣,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分拣效率由2500条/小时提升至4000条/小时,得到了一线作业人员的高度评价。《链式伸缩机辅助装置研制》项目,借鉴“千斤顶”、“卸货滑道”的原理,使卷烟入库作业效率达到1035件/小时,高于全省平均值156件/小时,优于全省最高值5件/小时。
此外,工作室还积极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等“五小”活动,每月一征集、一评比、一奖励、一推广,全面带动职工创新创效。
以老带新,传承工匠精神
“少一些浮躁,多一点沉淀。”是代成欣对徒弟们的教导。通过“师带徒”“老带新”,工作室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创新人才,成为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中流砥柱。
亳州烟草第三届“创新创造身边榜样”王振振,作为工作室骨干成员,开展《提升送货车辆单车配送户数》项目,荣获安徽省质量管理小组一等质量技术成果,《卷烟装卸辅助装置研发》荣获安徽省质量管理小组二等质量技术成果。
90后员工宋祥,入职3年,先后有《提升异型卷烟出库效率》、《异型烟分拣规格速变装置研发》、《基于TnPM的设备三闭环维保体系构建》等多项创新项目获省市级奖项,荣获亳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全省系统十佳技术能手荣誉。
三级物流师颜辉,开展《降低标烟分拣合流次数》项目获“古井杯”安徽省质量创新技能大赛三等奖。带头开展班组建设活动,荣获安徽省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交流会“一等典型经验”荣誉。
“新老结合、以老带新”,传承、引领、奉献、创新的精神代代相传,一支高技术、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正在逐渐壮大,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创新、引领、传承。如今,在亳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物流中心,一支技术扎实、善作善成的科技创新队伍逐渐成长起来,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科技创新工作,助推亳州烟草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