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云南省大型综合甲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企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勘院)将迎来建院70周年。
多年来,聚焦国家及地方重大型工程项目建设,昆勘院攻克了岩土工程、矿山地质、建筑设计、冶金设计等专业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一大批专业技术杰出人才从这里走出,一大批优秀工程建设项目从这里诞生,为云南基础设施建设和祖国繁荣发展贡献着昆勘力量。
昆勘院党委书记、董事长邹国富表示,昆勘院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守正创新总原则,紧扣公司“11321”工作思路,加快构建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应用型、引领型科技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转型升级,优化业务结构布局,打造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双轮驱动”,培育竞争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以“七化”建设加速推动高质量发展。
经营改革“两不误”创收发展“两加强”
自2001年以来,昆勘院生产经营经历了稳健发展到快速发展阶段。2022年在受到疫情蔓延、地产危机、投资乏力等因素的影响下,仍实现净利润 4512万元。
2023年上半年,面对当前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行业业绩同比下滑约30%的不利形势下,昆勘院超前谋划、主动作为。截至2023年8月31日,昆勘院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8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4%,净利润同比增长22.63%,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
生产经营稳中向好,与多年来昆勘院深化改革息息相关,在聚焦业务发展的同时,昆勘院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深层次挖掘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弊端、矛盾和阻力,持续深化改革,释放着内生动力。
2023年5月15日,昆勘院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科改企业”,点燃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开启了昆勘院打造中国科技型勘察设计头部企业的新征程。昆勘院建立工作思路数字型体系,优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外延和实现路径,制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资质建设等专项工作计划,同时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四能”建设,保障“十四五”目标圆满完成。
以市场化改革为统筹,昆勘院同时制定了一系列领导干部和人员队伍考核管理办法,全面提升队伍效能,激发员工担当作为,从企业制度、部门职能、组织领导、风控体系深层次查找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矛盾或阻力,注重有“破”有“立”,不断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和新引擎。
培植科创之厚土力解“创新”之所急
作为工程建设企业,科技发展、科技研发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也是昆勘院“11321”工作开展的重要一环。为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昆勘院从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保障体系、研发方向体系层层落实责任,规划细化发展方向,持续围绕大岩土、资源勘探开发一体化、数字智能、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建筑设计五大领域,勘察设计、施工及装备、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等12个专业,完善“5+12+N”的研发方向体系。同时竭尽所能加大自身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不断拓展资金投入来源。
邹国富介绍,昆勘院将从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三个维度,持续加大重点科技项目的攻关,围绕生产经营实践中的技术难点、技术瓶颈,结合市场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打造具有绝对竞争力的高精尖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以“市场导向、瞄准先进、强化投入、提质创效、驱动发展”的原则打造科技创新体系,将科技创新覆盖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
筑巢引凤育英才赋能发展强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多年来昆勘院始终把人才作为首要资源,一代代昆勘人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负责任、特别讲奉献、特别有激情”的五特精神,形成了以国家级、省部级勘察设计大师为引领,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坚,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梯队。
为进一步集聚人才,昆勘院通过创新人才支持项目、科研开放基金、科技成果专项奖励、科研项目分红激励、应用技术创效激励等激励制度,营造全员创新、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和动力,提升科技人才的荣誉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2023年,昆勘院全面启动高端人才培育机制,实施科技人才“四级人才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公司科技人才高地,力争形成立体式科技创新团队。
目前,昆勘院拥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省部级及行业工程勘察大师10人,享受国务院及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云南省产业领军、科技创新人才15人,300余人进入了省部级及以上专家库,形成了以国家级和省部级勘察设计大师为引领,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中坚的合理人才梯队。
七十载春华秋实,七十载砥砺奋进。一路走来,昆勘院在改革创新中赢得新发展,几代昆勘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用成绩走出了一条具有昆勘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邹国富说,2023年既是昆勘院建院70周年,也是昆勘院“守正创新突破年”,全院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推动党务能力与业务能力、党建品牌与生产经营、党建责任与经营责任深度融合,切实把昆勘院奋斗拼搏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