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习礼仪 七夕游园迎亚运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8-28 12:0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08-28 12: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七夕节始于中国汉朝,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又名乞巧节、七巧节、双节、香日、女儿节等。在古时,有摆出美食,向织女星乞巧,向魁星求文运的习俗。为保护和传承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加深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节日的认知同时宣传杭州亚运,洋溪街道洋安社区于8月19日在桥下空间路段举办“七七验巧 夕灼桃夭”七夕游园会活动。

此次的七夕游园会创意满满,游园会面向所有年龄段居民的活动。洋安小学组织同学们在家长的陪同下当起了七夕集市的“小摊主”。七夕集市设有日用品区、图书区、玩具文具区、食品区和手工DIY区共五个区域,一个个“摊位”整齐干净,物品琳琅满目,有玩具、图书、学习用品、手工制作、特色零食、小饰品等。这些物品中,有同学们从家里专门收拾出来的闲置物品,也有新买的。现场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专门来“赶集”,叫卖吆喝、讨价还价、笑声不断。“快来看,快来换,好物不等人嘞!”在买卖吆喝中,同学们纷纷表示体会到了劳动的不易与来往交易中收获的快乐。

活动现场,亚运宣传摊位也聚集了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小摊主”们主动地向现场群众进行政策普及、亚运宣传、物物交换,“小朋友,回答出5个亚运问题,就有机会获得我们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准备的文具礼包一个。”“阿姨,这是我自己做的亚运沙画盘,你喜欢么?”“奶奶,这是我和妈妈一起做的水晶糕,很好吃,你尝一尝吧!”一幅幅亚运海报、一个个公益摊位、一项项亚运趣味项目,引得大家纷纷驻足观看。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小摊主”和“游客”们穿上汉服,走在集市中,让人仿佛回到古时候,感受到浓浓的传统节日氛围。游园会还为大家准备了传统的投壶项目,据了解,投壶是古代士大夫饮酒时博弈助兴的一种游艺项目,起源于春秋,盛于魏晋,衰于清朝,其发展历经从礼仪性到娱乐化的演变。“投壶的规则很简单,大家把自己手里的八支箭全部投完,投中最多的人获胜,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投壶,我觉得非常有趣。”活动现场,身穿汉服的江沈越小朋友投壶以后兴奋给大家介绍道。

依托文化乡集建设,洋安社区常态化开展“礼迎亚运”、“全民学英语·17迎亚运”、“迎亚运志愿服务”等文化活动,进一步浓厚亚运氛围,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服务亚(残)运会热情,培育和提升城市文明、乡风文明。接下来,洋安社区将发动更多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中来,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社区服务更有层次,让城市更具烟火气。

(图片由张凝知授权提供)

以上内容为推广信息,所涉及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建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