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江山长征路,垃圾分类绿色行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中心等举办的“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3 年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的号召,近期,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江山长征路,垃圾分类绿色行”“三下乡”暑期实践团前往共和国摇篮,红色长征第一站——江西省瑞金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图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江山长征路,垃圾分类绿色行”实践团队出征合影  吃水不忘挖井人——追忆红色水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江山长征路,垃圾分类绿色行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3-08-08 16:4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中心等举办的“美丽中国·青春行动”2023 年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的号召,近期,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江山长征路,垃圾分类绿色行”“三下乡”暑期实践团前往共和国摇篮,红色长征第一站——江西省瑞金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将“红色长征文化”与“垃圾分类绿色行”相结合,通过走进红色水井、红色博物馆、红军叶坪、红色长征第一山、红色社区、红色街道等不同场所开展垃圾分类,生态环保调研和科普宣传等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历史文化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成长进步。

图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江山长征路,垃圾分类绿色行”实践团队出征合影

吃水不忘挖井人——追忆红色水井。首站,实践团来到红色水井旁,“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小学课本上的一幕幕浮现在实践团眼前。回想起当年,毛主席发现这里的群众喝的都是池塘里的脏塘水,便把饮水难的问题挂在了心上,带领着村民们开挖水井,亲自下井底铺沙石、垫木炭的场景。毛主席用实际行动,为机关干部和沙洲坝群众树立了榜样,中央各机关掀起了开挖水井的热潮。一块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的石碑矗立在井旁,象征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正是因为党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我们党的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党才能够战胜艰难、风险、考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进红色水井,饮水思源,不忘初心

铭记历史光辉,传承红色基因——探索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第二站,实践团走进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展现在面前,这里的每一个展品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从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维埃区域到一步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如博物馆印刻在墙上的结束语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艰苦奋斗、勇敢探索、开拓前进的历史,是取得巨大成就、积累宝贵经验的光辉历史”。了解这段历史,让实践团更加坚定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也让大家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并将继续学习先烈们的英勇事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图为实践团走进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铭记历史光辉,传承红色基因

了解过去,走向未来——探访叶坪革命旧址群。第三站,实践团来到共和国的摇篮,叶坪革命旧址群处,走进红军广场,寻访“12345”五处标志性建筑,“1”是高高耸立的红军烈士纪念塔,“2”是两层红军检阅台,“3”是纪念黄公略烈士的三角“公略亭”,“4”是纪念赵博生烈士的四方“博生堡”,“5”是五角红军烈士纪念亭。绕过红军烈士纪念亭,就是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这是一个两层的客家房屋,毛主席、周恩来等曾在这里办公、居住。当地讲解员介绍道:“为了照顾当时叶坪的孤寡老人,当时领导还安排了一部分老人住进了这个房子。”可见当时的共产党人就已经是以百姓心为心,充分体现了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初心。

  图为实践团来到红色摇篮叶坪旧址了解过去,走向未来

追忆艰苦岁月,弘扬长征精神——重登云石山。第四站,实践团来到红色长征第一山—云石山,云石山位于瑞金市境内西部,紫华山东麓,东邻沙洲坝、南毗武阳、西连万田。72年前,它曾是中央苏区领导机关驻地。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正是在这里发布了突围出发的第5号命令。当晚17时许,由苏区中央机关组成的军委第一纵队、第二纵队分别在山下编队,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云石山,作为中央红军长征的长征第一山而被载入史册。

远远望去,山上依然峰峦雄伟,巍然挺立。实践团沿着一条百级石砌小道向上弯曲攀行着,来到半山腰庄严敬仰杨尚昆题写在岩石上的"长征第一山"五个酋劲有力的红色字体。穿过绿荫云霭,蓦然回首,“雲山古寺”就静静的坐落在山顶。“云山日永常如画,古寺林深不老春”,在古寺庭院的后面有一棵古樟树,树旁的大青石是毛泽东当年读书看报的地方。樟树下还有两个青石圆凳,当年毛泽东与张闻天就常坐在这里促膝交谈,大家的耳边仿佛隐约丝丝传来毛主席与张闻天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声音。重攀这座长征第一山,实践团成员深切地感受那段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红色革命历程,也深深地明白,只有通过对红色长征历史的学习和传承,才能更好地坚定自己的信念,肩负起时代的青年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的力量。

  图为实践团重登云石山,追忆艰苦岁月,弘扬长征精神

垃圾分类绿色行,饮水思源守初心。第五站,实践团来到红色社区—思源社区。饮水思源,不忘初心,在思源社区文明实践大讲堂,实践团队围绕“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主题给社区居民朋友们进行了一场现场PPT宣讲会,讲述了垃圾分类对于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低碳生活的概念以及常见低碳生活方式。活动中,全体实践团成员积极参与到每一位居民中,通过发放“垃圾分类,低碳生活”宣传资料,传播宣传生态文明思想,更好地提升了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每位居民致力于成为维护社区环境的参与者、志愿者和宣传者。

  图为实践团在红色思源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知识宣讲会

红日东方升,绿色春风暖人心。第六站,实践团来到红色街道—东升街道,实践团跟随东升街道工作人员前往街道周边商铺及居民家中进行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的科普宣传,同时进一步实地调查与记录不同商铺和居民家中主要产生的垃圾类型及垃圾分类的实际情况。同时,实践团还带着米、油、面和儿童文具等慰问品前往街道管辖区内困难群众及留守儿童家中进行看望,把关爱之情传递给了特殊困难群众,用实际行动拉近与特殊困难群众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党和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图为实践团来到红色东升街道看望困难群众和留守儿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十天的社会实践,让实践团成员深刻意识到社会实践是每一位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堂成长之课,它是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学生才干的必要渠道,是学生提升思想,树立服务社会意识的有效途径。实践过程中每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无不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革命战争的红色年代;一场场的知识宣讲、一面面沟通交流、一张张调研问卷,对实践团来说是一种学习,是一种锻炼,更是一种精神和技能上的再次塑造。

铭记历史,踔厉奋发,勇毅再前行。通过这次红色追忆,绿色实践,实践团不仅了解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红色长征的历史,更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家将坚定不移传承先辈的优良品质与革命意志,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励志发扬“青春红色力量”,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通讯作者:濮林

通讯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濮林)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