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华丨你知道吗?18世纪法国兴起过“中国热”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2023-06-23 00: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昨日,端午特别节目《碧水长歌颂端阳》中一首法国童谣《如果我去中国》爆火互联网,中华民族和平友好的民族性格、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善意,造就了法国小朋友心中对中国的描摹和向往——去参观故宫、长城、兵马俑、少林寺;去抚摸大熊猫,观看龙舟赛,攀登珠穆朗玛峰;去上海、拉萨、桂林游玩......中法小朋友隔空合唱,温暖了这个端阳,也再一次演绎了跨越山海的美美与共、世界大同。

中法两国的友谊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早在18世纪,法国就依托东方航线与中国频繁开展经济、文化往来,并形成一股从皇室贵族、知识分子到平民百姓接近中国、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浪潮。

2023年4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见证下,故宫博物院与凡尔赛宫签署“凡尔赛宫与紫禁城”展览协议。

展览以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末中法两国间的外交、文化和艺术交流为主题,从绘画、艺术品、室内装饰、建筑、园林、文学、音乐等诸多方面展现中国文化对法国宫廷和上流社会的巨大吸引力,以及中国艺术带给法国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创作灵感。

18世纪的法国为何会兴起“中国热”?中国文化艺术对法国人民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近日,“道中华”专访了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讲师刘禹。

记者:18世纪,风靡法国的“中国热”因何而起?

刘禹:13世纪以前,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交流。欧洲的一些商人和旅行家来到中国,撰写了有关中国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很多欧洲人通过他写的《马可·波罗游记》了解了中国。

16世纪,东方航线开通后,来自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绸、茶叶开始走进欧洲人的日常生活。17世纪,欧洲“汉学”研究也蓬勃发展,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等领域。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阶段,伏尔泰等思想家以中国的政治实践作为改变法国社会困局的理论依据,以中国为样本进行学习和模仿,在欧洲掀起了持续一个世纪的“中国热”。

法国王室对“中国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698年3月,一艘名为“安菲特利特号”的商船从法国西南部的拉罗谢尔港出发,抵达广州。两年后的夏日,首次完成中国之旅的“安菲特利特号”回到法国,带回瓷器、漆器和餐具等各种商品。之后,中国商品首次在法国拍卖,丝绸获准在法国销售,船货中的181箱瓷器在法国热卖。一时间,中国商品在法国风头无两,甚至出现了专门的术语“中国器物热”(le lachinage)来指代这一风潮。

法国频繁与中国开展经济、文化往来,并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接近中国、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浪潮。

图片

▲路易十四收藏的明朝白玉杯。(图片来源:澎湃新闻网)

从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到路易十六,从贵族到富商巨豪,都热衷于中国艺术品的收藏。在高额的商业利润及“中国热”的带动下,法国本地厂商开始生产中国主题相关产品,同时实行严密的行会制度,给予相关行会内艺术家创作、销售艺术作品的特权。所有产品的图案、图像,都必须由行会内艺术家完成画稿创作,经授权才能生产。因此,大量法国艺术家参与到“中国风”绘画创作中来,包括华托、布歇、于埃、皮耶芒等艺术大家。由让·盖拉尔(Jean Guérard)绘制的“安菲特利特号”商品拍卖会的水彩画,现藏于卢浮宫博物馆。

记者:18世纪法国艺术创作的“中国风”有哪些典型体现?

刘禹:18世纪法国的“中国风”绘画种类主要有镶板画、版画、油画等。

以镶板装饰的房间当时被视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雕花鎏金的木质镶板构成了房间的基础装饰,镶板画嵌在其中。1708—1716年,让·安东尼·华托(Jean Antoine Watteau)在巴黎近郊的米埃特堡“中国房间”绘制了30幅“中国风”镶板画,在法国产生了巨大轰动。

图片

▲香舒芒城堡里的中国房间。

版画是“中国风”绘画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法国洛可可艺术大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 ois Boucher)临摹华托画作,投身“中国风”绘画创作。他创作的“中国风”版画流传至欧洲各个角落,成为欧洲“中国风”创作的重要范本。

说到油画,最为著名的作品是布歇为博韦皇家壁毯厂绘制的“中国风”壁毯。1742—1745年间,布歇创作并绘制了10幅布面油画作品,从国之祥和、邻里之享乐、家之和睦三个视角,画出一幅幅理想中富庶华美的中国场景,在欧洲人眼中构建起了全方位、立体式的中国形象。这套画作后来被誉为18世纪欧洲“中国风”的代名词。博韦皇家壁毯厂选取其中六幅作品进行了生产,这些挂毯也成为其他厂家纷纷参考仿制和复制的对象。1759年,路易十五将一套六件壁毯通过传教士赠送给乾隆皇帝,成就了一次非凡的文化交流。

图片

▲布面油画《中国集市》布歇绘。

图片

▲丝毛挂毯《中国市集》,布歇绘,现藏于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

记者:这些“中国风”创作都有哪些特点?

刘禹:法国艺术家在“中国风”画作中塑造的中国形象、述说的中国故事,成为18世纪法国及欧洲各地艺术家学习的对象。

法国“中国风”画作以描绘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来展现中国形象。画作中,中国社会物产丰富、人民衣食无忧、生活悠闲惬意,这样的盛世景象也符合法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愿望。

例如,华托在画作中开始重点描绘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布歇以生产劳作、相夫教子等作为自己画作的主题,细致地呈现中国风俗;于埃对中国人劳作生产的情景进行了系列化创作。

图片

▲布面油画《中国捕鱼》布歇绘。

此外,“中国风”画作中还大量描绘优美的自然风光,通过大量树木花草,搭配中式建筑和家具,凸显出浓厚的东方情调。女性本应在室内梳妆打扮的场景,也被放在“中国花园”这种充满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中。布歇和于埃还在画面中加入了大量人与动物的互动情节。在大自然场景的搭配下,画面充满安乐悠闲、浪漫柔情的自然情调。

图片

▲布面油画《中国花园》布歇绘。

“中国风”画作中还有系列化的中国人物形象。由于东方生活样态丰富多元,法国艺术家在创作中国人物形象的时候,采用了一定脸谱化的艺术表现形式。画中人物均穿着中式长袍,表现出轻松、愉悦,有时也有点幽默的状态:女性鹅蛋圆脸、凤眼、柳眉,梳着发髻,身着斜襟长裙;男性头戴草帽、留着八字胡须,光头结辫或带圆锥形帽子;老人则身穿长袍,头发束鬓、白须长眉;儿童均为光光的头上留着羊角辫或发髻。

记者:中国艺术文化的广泛流传,对法国人民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刘禹:中国艺术文化西传至法国所带来的影响,包括工艺的革新、审美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瓷器和漆器是最令欧洲人心动的中国物品。由于欧洲本土没有与之相仿的生产体系,制瓷、制漆成为欧洲人必须攻克的技术难题。

早在16世纪,欧洲就开始尝试烧制硬瓷,但18世纪初才在德累斯顿诞生第一件本土的硬质瓷器。法国在未发现高岭土的情况下,以退为进,先发展软瓷技术,再从中国景德镇学习了硬质瓷器的生产技术。法国制瓷工艺的革新,也让更多制作精美的法国制“中国风”瓷器得以进入寻常百姓家。

图片

▲依照皮耶芒画稿制作的“中国风”瓷器,塞夫勒瓷厂1770年代生产。

东方航线开通后,欧洲开始利用树胶、虫胶仿制中国漆器。到18世纪,马丁兄弟制作的“马丁漆”成为欧洲漆器的代名词,他们为法国王室装饰室内、制作家具。一向夸赞中国的伏尔泰称“马丁漆”可以与中国漆艺相媲美。

中国艺术文化的西传,在审美趣味上深深影响了法国人。东方的植物、动物大量出现在法国的丝织品上,中国的瓷器作为装饰出现在法国室内空间的很多角落,甚至象征青花的蓝白配色也成为法国室内装饰、家具、画作最流行的配色。

图片

▲崔西城堡“中国房间”中的马丁漆柜和布歇单彩画,贝桑松美术与考古博物馆2019年举办的“布歇的中国梦”展览现场。

而最典型的审美转变莫过于洛可可风格的产生。洛可可风格的流行时期与“中国风”基本吻合,众多洛可可艺术大师参与了“中国风”作品的创作。欧洲艺术史界普遍认为,洛可可艺术风格是在中国的影响下形成的。

中国的艺术文化也潜移默化改变着法国人的日常生活方式。1684年,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接见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神父以及随行的中国少年沈福宗。宴会上,路易十四不仅收到了拉丁文版《四书》的直译手稿,还向沈福宗学习了筷子的使用方法。从此,法国贵族频频身着中国装饰现身各种舞会,甚至模仿中国习俗乘坐轿子。有关中国题材的戏剧也成为法国宫廷和民间喜爱的娱乐消遣节目。

东方的神秘饮品“茶”,在18世纪也成为法国人的生活必需品。众多文献中记载着法国开设的茶馆,在同时期的画作中,茶、茶杯、茶壶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时尚元素。

受访者简介:

图片

  刘禹,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讲师、美术学博士。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