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

来源:人民日报
2023-01-21 13: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绿色发展》白皮书。白皮书讲述新时代推动绿色发展的中国故事,全景式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展示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谋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国担当。

“白皮书介绍了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道路的理念遵循,分享了推进绿色发展实践中形成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为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国家节能中心主任任献光说。

思想引领,绿色空间格局基本形成

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健全国土空间体系,加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用途统筹和协调管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有效扩大生态环境容量,推动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快速积累,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任献光说。

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中国初步建立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截至2021年底,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占国土陆域面积的17%以上,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了有效保护。中国是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也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2012年至2021年,中国累计完成造林9.6亿亩,防沙治沙2.78亿亩,种草改良6亿亩,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

推动重点区域绿色发展。2021年,京津冀13个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4.1%,比2013年提升32.2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累计腾退长江岸线162公里,滩岸复绿1213万平方米,恢复水域面积6.8万亩,长江干流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两年全线达到Ⅱ类……中国充分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提升引领作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实施区域重大战略,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的第一梯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水平整体提升。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家园。2012年至2021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39.22%提高到42.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8平方米提高到14.78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5%,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绿色转型,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

白皮书指出,中国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资源环境刚性约束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以强化区域协作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也实现了质的稳步提升,开创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绿色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生产规模居世界第一,多晶硅、硅片、电池和组件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能源设备、节水设备、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1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超过8万亿元。

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退出钢铁过剩产能1.5亿吨以上、水泥过剩产能3亿吨,地条钢全部出清,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的落后产能基本出清。同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对高耗能行业实施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惩罚性电价等差别化电价政策。水资源短缺和超载地区,限制新建各类开发区和高耗水项目。

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造,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1年的55.3%,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4.7%。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绿色工厂2783家、绿色工业园区223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96家,制造业绿色化水平显著提升。

推进资源节约利用。中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截至2021年底,清洁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14.5%升至25.5%。我国还开展绿色公路建设专项行动,大力推动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截至2021年底,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废旧路面材料循环利用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统筹推进废旧资源循环利用,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2021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3.85亿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说。

制度保障,绿色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推进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是关键。白皮书指出,中国加快构建和完善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持续提升绿色发展的政府治理效能,为绿色发展任务目标顺利实现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法治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制定和修改长江保护法、黄河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以及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法和核安全法等法律,覆盖各重点区域、各种类资源、各环境要素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立;累计制修订绿色发展有关标准3000余项;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形成对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查处侦办工作合力,为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强化监督管理。摒弃“唯GDP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将资源环境相关指标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建立完善推进绿色发展的目标评价考核制度,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对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推动解决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

健全市场化机制。创新和完善节水节能、污水垃圾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实施50余项税费优惠政策,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水流、耕地等领域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开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和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截至2021年末,中国本外币绿色信贷余额15.9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余额超过1.1万亿元,规模均居全球前列。

“市场机制是形成绿色增长机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绿色发展成果的长效措施。”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么新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围绕绿色发展设计了多元化市场机制,基本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工具和政策机制,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促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6%的经济增长,2021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较2012年下降26.4%。努力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让当代人过上幸福生活,为子孙后代留下生存根基,为全球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