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凌家滩遗址公布考古工作新进展

来源: 新华社
2022-12-26 08: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考古工作新进展。考古专家不仅在墓地西侧发现了燎祭遗存,揭示了一处大型公共建筑基址,还出土了一批独特的玉石器,其中包括凌家滩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石钺、最大的玉璜,为深入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凌家滩遗址红烧土及西侧区域航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凌家滩遗址是一处距今约5800年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2019年被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课题。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1年10月至2022年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展示工程范围内的墓葬祭祀区西侧休息广场区域进行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灰坑2个、祭祀坑1个、石头遗迹1处、汉代墓葬5座。

凌家滩遗址西南部红烧土底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考古人员发现,祭祀坑1的底部是一个红烧土坑,形状呈圆角长方形,宽7.5米到11米,向北延伸到发掘区外。祭祀坑1和红烧土坑的西侧外围还发现一处石头遗迹,由大小不等的石子铺垫组成,整体呈半环形环绕着祭祀坑,宽约10米,经判断可能是通往墓葬祭祀区的道路。

考古人员不仅扩大了墓葬祭祀区的范围,还明确了整个岗地中部区域都是有着统一规划的墓葬祭祀场所,其营建使用程序是:首先在墓地的西侧斜坡处铺垫大量的石子层,并垒砌出一个圆角方形的坑,坑内填大量红烧土块,在其上部再进行祭祀,祭祀时堆放了大量的玉石器和陶器,再进行高温焚烧。考古专家介绍,凌家滩祭祀遗存的发现,为研究复原当时祭祀场景提供了鲜活的资料,完善了对墓葬祭祀区布局的认识。

凌家滩遗址出土最大石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此次发掘中,共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出自祭祀坑,主要是石器、玉器和少量陶器。这其中,石器多残碎,器形以钺占绝对多数,拼合后完整石钺60余件,其中一件长38.3厘米,上宽24.3厘米、下宽28.5厘米,为凌家滩目前发现的体量最大的石钺。

凌家滩遗址出土最大玉璜。(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此次出土玉器多为残碎小型饰品,且多已白化。其中一件宽体玉璜,外径23.6厘米,为凌家滩目前发现的最大的玉璜。另外一件龙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一端阴刻成猪龙首形,略上翘,另一端为尖锥形,为中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件。

凌家滩遗址出土的龙首形玉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考古专家认为,龙首形玉器等特殊玉器的出土,对研究中国史前用玉制度及对该历史时期礼制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是凌家滩考古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刘美子)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