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计量打造信息化领域全生态链服务体系 深化布局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2-09-30 14: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软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灵魂,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关键支撑。广电计量瞄准软件产业发展机遇,持续打造软件与信息化技术服务能力,近期接连获取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信息安全评估等权威资质,至此,广电计量已构建软件全生命周期业务生态体系,涵盖软件造价评估、软件测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数据治理等领域,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一站式”信息化服务能力的专业第三方检测机构。

  新一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 信息化产业基础保障任重道远

伴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成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名片,产业赋能赋智的加速器。软件作为信息技术的关键载体之一,在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支撑作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

工信息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指出,要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实现“四新”发展目标:产业基础实现新提升、产业链达到新水平、生态培育获得新发展、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通过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产业化规模化应用,持续培育数字化发展新动能,全面支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

伴随着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大数据、企业/行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应用需求旺盛且迫切,催生软件与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市场持续升温。与此同时,信息化产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挑战,产业链供应链脆弱、关键核心技术存在短板、企业软件化能力较弱、“重硬轻软”现象依然严重、软件价值失衡等问题制约着信息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前瞻布局信息化业务 软件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升

作为专业第三方计量检测技术服务机构,广电计量聚焦软件价值失衡、质量标准体系缺乏、质量管理能力薄弱、网络信息安全及数据安全管理难度大等行业痛点,持续构建“一站式”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产业基础保障能力。早在2016年,公司就抓住软件与信息化市场机遇,从软件测评业务着手,引进培养一批以博士专家领衔的技术服务团队,持续深化信息化服务技术布局,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构建起“前期规划+中期测试+后期运维”的软件全生命周期质量服务体系,引领行业发展。

目前,广电计量已具备CNAS、装备软件测评系列资质、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评估机构、SSM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服务机构、CCRC信息安全服务资质认证、ISO 27001、ISO 20000、ISO 9001等多个资质,服务能力覆盖软件成本度量及造价评估、软件测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测试、信息系统安全集成、信息系统安全运维、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渗透测试、代码审计、咨询规划、数据治理、数据管理、数据安全等领域,是全国现有12家DCMM评估机构之一。同时,依托全国20多个计量检测基地和60多家分子公司,构建了全国性服务网络,为各行业领域提供软件及信息化应用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

近年来,凭借出色的技术服务能力,广电计量承接了从“国之重器”的大飞机适航软件测评,到“国家名片”的冬奥赛事指挥监控系统第三方软件测评,从知名通信厂商的智慧机房建设,到各大企业的DCMM数据管理评估,积累了丰富的软件全流程项目服务经验。同时,应对行业标准体系建设薄弱的问题,广电计量发挥技术优势,整合资源积极参与标准建设,其中,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科学数据 安全标准体系》18项团体标准中,广电计量主导3项、参与8项团标的研制,建立起技术话语权。

拥抱数字经济浪潮 打造信息化领域全生态链服务体系助力数字中国建设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提到“要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检验检测是软件产业基础保障的重要一环,广电计量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也对我们的技术服务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作为一家国有上市企业,支撑数字中国建设是我们的使命担当。广电计量不仅是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提供者,更要做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信息安全自主可控能力的综合性解决方案提供者,用我们的一站式信息化技术服务,守护好信息质量安全。”广电计量信息化负责人表示。

未来,广电计量将围绕数字化政府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域,高标准谋划、高起点定位,以“自主可控+数字化”为核心,持续完善软件测评、信息安全、认证评估、科研咨询等领域的资质和服务能力,加速形成信息化领域全生态链服务体系,为推动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