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秆折射山村之变

来源:新华网
2022-03-15 17:2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西宁3月15日电 题:小麦秆折射山村之变

新华社记者骆晓飞、周盛盛、张龙

“家里原本不值钱的麦秆,现在派上了大用场。”李兴忠走到一旁的草料堆,用钢叉挑起一大团小麦秸秆,均匀地撒倒在牛圈外的食槽。4头毛色黄白相间的肉牛争先恐后地围了上来。

66岁的李兴忠是个典型的庄稼汉,身板瘦小,皮肤黝黑,陈旧的蓝色布衣上常常沾着泥土。他家世世代代住在仓岭顶上,靠天吃饭,靠地打粮。地处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寿乐镇的仓岭顶村平均海拔超过2800米,从山底沿着新修的蜿蜒公路开车上山,需要20多分钟。

3月10日,李兴忠正在喂牛。(受访者供图)

“这几头牛是新买进的西门塔尔牛,一头小牛犊能卖一万二呢!”李兴忠告诉记者,西门塔尔牛比当地的土黄牛长得快、块头大,但也更费草料,一头成年西门塔尔牛一天要消耗60多斤草料。

在他的记忆中,麦秆最初都是用来烧火做饭和煨炕的。李兴忠说:“随着农村的发展,家家户户做饭、取暖全用上了电和煤,许多村民在收割完小麦后就将麦秆就地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环境,现在村里发展养殖业,地里的麦秆都成了牛的饲料。”

“仓岭顶村的种养结合模式不仅稳定了粮食生产,麦秆还能用来饲养肉牛,牛粪既可以做有机肥、又能做燃料,成了名副其实的循环农业。”乐都区乡村振兴局局长杨新春说。

仓岭顶村共有155户人家,站在村头望去,一排排统一装修的新式农居鳞次栉比,新修的水泥路宽敞平整。

“以前大家都分散住在山沟、岭上,自然环境恶劣。2016年我们借助乡村扶贫项目把村民们统一搬了过来,这里土地平整,自然条件相对较好,更适合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仓岭顶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学栋说。

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仓岭顶村因地制宜,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村党支部引领、合作社运营、农户参与,统筹壮大村集体经济,瞄准特色养殖业,带动养殖大户和散养户发展养牛产业。

2019年,仓岭顶村党支部争取到项目资金28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养殖场,并引进90多头西门塔尔牛。“我们实行分户养殖、集体经营模式,集中免疫和技术指导。”养殖场负责人祁善文说。

  3月6日,祁善文正在给牛准备饲料。(新华社记者 张龙 摄)

去年,养殖场共流转近百亩土地种植小麦、燕麦,将收割的秸秆用来制作饲料,不仅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土地,也大大减少了饲料费用。“仅去年一年,我们就节省了6万多元的饲料费。”祁善文说。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养殖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养殖场肉牛养殖规模达117头,年出栏60头,产值70万元,先后带动附近26户村民发展养殖业。

2021年,仓岭顶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200元,原本粗放、分散的生产方式转变为绿色、循环的种养结合模式。

如今,李兴忠家里的18亩土地都种上了小麦、土豆、油菜籽,加上母牛产的4头牛犊,李兴忠去年纯收入近7万元。“村里这两年的变化可真大,现在不用去城里打工每年也有不错的收入,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希望。”李兴忠说。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