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沙湖:寒冬时节割苇忙,守护湿地生态美

宁夏沙湖:寒冬时节割苇忙,守护湿地生态美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1-20 18:3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深冬时节的宁夏沙湖,45平方公里的湖面冰封如镜,大片耀眼的金黄芦苇平铺在碧绿如翠的冰面之上,放眼望去,像极了梵高画笔下的世界。

景色虽美,但到了冬季,芦苇的枝叶便会枯败,如果任其腐烂在湖中,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还会影响芦苇来年的长势,不利于鸟儿的栖息。所以,为了让成千上万只鸟儿在春天来临时住上高大上的“家”,每年这个时候,沙湖的员工们就开始了收割、修剪芦苇的工作。

如何提高收割芦苇的效率,又能更好地保护它们呢?沙湖人总结了多年的经验: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景区周边及浅滩湿地的连片芦苇,进行机械化收割,对主湖区的大面积景观芦苇进行人工收割及转运。

“现在湖面这个冰层的厚度有30到35公分,正是收割、修剪芦苇的好时候。”沙湖景区工作人员指着前方的芦苇丛说。

清澈湛蓝的天空、千里冰封的冰湖、随风摇曳的芦苇......沙湖员工如繁星点缀般在芦苇荡里穿梭,割倒的芦苇被绑成捆,错落有致的摆放在冰面上,偶有几只丛中窜飞的留鸟,这般总总,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相互回馈,和谐共处的生态画卷。

芦苇作为沙湖的七大核心资源之一,可谓浑身都是宝!芦苇的花穗可以作扫帚,花絮可填枕头,五月的鲜苇叶可用来包粽子,鲜芦根可以熬糖、酿酒,老芦根可入药,同时,芦苇是造纸的理想原料,还能编织成苇箔来盖草房,最重要的是,芦苇是天然的净水卫士,处理污水的能力很强,可以净化空气和水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起着不小的作用。(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