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仁和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创新发展

2021-12-03 12: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切实巩固好攀枝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推动示范区创新发展,攀枝花仁和区在工作不断探索提高,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按照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切实保障辖区城乡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取得明显效果。2020年,苴却砚文化旅游街区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文创集市;2021年,迤沙拉村被评选为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村、平地镇已拟入选为省级样板乡(镇)、仁和区文化馆在第五次全国文化评估定级工作中被评为一级馆。

  出台考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攀枝花市仁和区地处川滇交界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文化活动基础比较薄弱。近年来,仁和区文广旅局将创新性发展工作纳入全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出台《攀枝花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仁和区规划任务分工及推进措施方案(2021-2024年)》,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区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全区相关责任单位为成员的创新性发展领导小组,对仁和区落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全区各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合力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同时,将创新发展工作纳入了年度考核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仁和区2021年度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续创新发展工作考评细则》。

一乡一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

广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广旅局充分利用区公共文化设施,发挥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促进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断提高辖区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先后制定《仁和区文化馆志愿者管理制度》《仁和区文化志愿服务队成立方案》《仁和区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者管理办法》《仁和区文化志愿者招募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对文化志愿者的分级分类管理,根据不同类别活动,对文化志愿者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招募文化志愿者。

截至目前,全区7镇5乡和1个街道办事处全部建立了“一乡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社一特色”文艺队伍,全区兼有业余文体队伍300支,其中文艺队伍100支,招募文化志愿者1000余人。

数字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

攀枝花仁和区许多乡镇、(村)社区地处高山,群众要读书十分不方便。

2020年,攀枝花市仁和区政府投入28万余元开展区、乡镇、村(社区)三级书屋图书数据加工,通过统一现代网络图书馆资源服务系统,由总馆购买远程包库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延伸图书馆的服务,让读者不受地点、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取想要的数字资源。

目前,仁和区已将网上图书馆、网上文化馆等服务项目与市级图书馆、文化馆联通;打通数据资源通道,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全区39.8万册图书实现市、乡(镇)、村(社区)通借通还。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建成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2个2TB,可提供服务的数字资源总量达142TB。实现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无线网络服务全覆盖。通过网站、手机APP、数字服务一体机等载体,将文化资源直送到每位居民,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振兴乡村文化·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一座城市,从它当地的图书馆规模和特质,便可以了解到这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为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从中获取各种科学知识,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广旅局实施“总分馆制+农家书屋”建设,将仁和区图书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进行了改造升级。改造升级后的图书馆面积3500平方米,设有藏书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综合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等,藏有图书20.43万册。

同时先后完成仁和区平地镇、仁和镇、中坝乡、大河中路街道、含章书院6个分馆建设并投入运行。全区79个村(社区)均设有农家书屋。总馆与分馆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通借通还;实现总馆与分馆“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错时开放时间、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调配资源”。

结合涉改乡镇(街道)人口和幅员面积等实际,优化设置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广播电视服务网点等基层文化阵地,出台《攀枝花市仁和区涉改乡镇(街道)、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闲置资源整合方案》,深化农家书屋改革创新,用好用活书籍、书架等可移动闲置资产。投入资金,先后在全区13个综合文化站建立了文化体育活动用房、书屋、教育培训用房、网络信息服务用房、管理与辅助用房等功能用房设置完备率、室外活动场地完备率均为100%。村(社区)均建有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置书屋、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中心、综合活动室等功能。截至2021年10月,农家书屋出版物保有总量共19.27万册。

文化馆(站)每周开放达72小时、博物馆每周开放不少于42小时,图书馆每周开放达64小时;文化站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农村书屋、城市书房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24小时。

国家一级馆文化馆建筑面积为3780平方米,全馆19个厅和室内文体活动场地全年免费对群众开放。

特色品牌·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近年来,攀枝花市仁和区立足仁和区优势文化资源,加大特色公共文化品牌创建力度,增强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开展“这里仁和·知时节”读书会城市文化品牌活动、“遇见阳光·苴却砚艺术节”高雅艺术风品牌文化活动、“遇见花开·迤沙拉姊妹节”“遇见星空·露营节”地方特色品牌文化活动等,形成仁和区特色公共文化服务惠民品牌。

同时利用流动图书馆、流动文化车和流动舞台车,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和“结队子、种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文化进万家、“仁和大舞台”、群众广场舞展演、广电惠民月等群众性文体活动,不断创新服务供给,提升服务品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021年截至目前,累计已完成基层巡演29场,文物展29次,非遗展29次,流动图书下基层29次、政策法规宣传29次。

启动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建设,出台《2021年攀枝花市仁和区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着力建设样板乡镇,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整体水平和实效,2021年迤沙拉村被评选为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村,平地镇已拟入选为省级样板乡(镇)。(攀枝花市仁和区文广旅局)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