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留在瑞丽的普通人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1-20 20: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腊定,50岁,瑞丽本地人,傣族,在瑞丽市综合农贸市场“民族特色街”经营傣族服饰店,“我已经做民族服饰22年了,现在生意不好做,希望疫情能尽快过去。”(2021年11月17日摄)

中国日报11月20日电(记者 武晓慧) 瑞丽,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也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经济圈最为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得益于边贸的优势,这里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人们来此经商、务工。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这座三面与缅甸接壤的边境小城面临巨大的疫情防控压力。

努努太,30岁,缅甸人,在亲戚家开的水果店打工。努努太15岁时来到瑞丽,父母也在瑞丽生活,这里已是她的第二故乡。(2021年 11月17日摄)

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商家面临经营压力,许多人收入锐减,离开了瑞丽,但仍有不少人选择留在这里。这其中,有“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有已经来瑞丽30多年的外地商人,在这里成家立业的务工人员,疫情后“逆行”来到这里的医务工作者,把瑞丽当作第二故乡的缅甸人等。他们留下来,盼望疫情尽快过去,与这座城市、人民共渡难关。

胡智昌,瑞丽市勐卯镇团结村村民,在村口参与值守工作。胡智昌原本从事缅甸家具贸易工作,受到疫情影响,生意暂停,“我们村的外来人口离开瑞丽的比较多,我们自己没有想过,毕竟我们的家在这里。” (2021年11月14日摄)
秦瑶,21岁,云南大理人,今年刚从昆明市卫生学校毕业不久,就报名来到瑞丽畹町一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工作。(2021年11月13日摄)
蒲志文,47岁,四川攀枝花人,经营一家翡翠店,妻子在一旁辅导孩子上网课,“我1991年就来瑞丽了,也30年了,所以积累了不少老客户,还可以勉强支撑。” (2021年11月16日摄)
50岁的皮明国(左)和46岁的妻子麻玉梅,重庆忠县人,90年代来到瑞丽,经营锁具店20多年,今年店面因疫情曾关闭3个月,“我们的两个孩子在这里出生,现在都参加工作了。老人还在老家,希望疫情缓和下来今年能回去过年。”(2021年11月18日摄)
陈观贤,23岁,广东湛江人,在瑞丽市综合农贸市场经营猪肉摊。陈观贤此前在广州务工,7月到瑞丽后这里出现疫情,生意受到很大影响,“我还是想继续在这里做生意,我爸爸很早来这边,我也是在这里长大的。”(2021年11月17日摄)
缅甸籍人员,城市环卫工人。受到疫情影响,不少缅甸籍人员回国,但也有很多仍留在瑞丽工作。(2021年11月14日摄)

(武晓慧)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