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孜县康卓乡卓麦村:新村里面新事多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2021-11-11 09: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康卓乡卓麦村,江孜县最年轻的行政村,从2020年3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到现在,不过一年半时间。

新村新气象,新居新生活。走进卓麦,满目皆景:硬化道路通村达户,田间地头绿意盎然,藏式新居错落有致,休闲广场设施齐备……一股小康新村的浓浓气息扑面而来。

卓麦村118户535名村民,分别来自江孜县的11个乡镇,自2016年开始,陆续集中搬迁到此。搬迁前,他们大多居住在“偏、远、散”地区,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包括江孜县委、县政府在内的各级政府部门,始终把易地搬迁安置点配套建设和后续发展各项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外出务工增加收入,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经济……短短几年时间,卓麦村实现了从易地扶贫搬迁到脱贫摘帽再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华丽“蝶变”。

“基层组织强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亮起来,群众收入涨起来……”采访中,村委会主任国杰打油诗般的语言引起在场群众的哄堂大笑,也道出了卓麦村的脱贫之道。

和谐和美奔小康

搬得出,还得稳得住;能脱贫,还要能致富。

出人意料的是,康卓乡在卓麦村烧的第一把“火”,不是发展生产,而是通过加强党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卓麦村村民过去分散居住在偏远深度贫困地区,条件艰苦,交通闭塞,观念落后。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高高兴兴地搬进新村,住进新房子,增强融入感,教育引导村民团结和睦,共同建设幸福家园。”国杰说。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卓麦村“两委”着力构建党建引领坚强有力、自治形式有效多样、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德治教育春风化雨、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的基层治理新格局,结合“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定规矩、改陋习、立良俗、扶正气,激活自治、彰显法治、浸润德治。村里成立了文艺演出队、体育活动队、电影放映队,建起了幼儿园,不断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乡风文明为易地扶贫搬迁村的长远健康发展注入动力。

秉承“搬迁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卓麦村“两委”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推进搬迁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着力探索后续管理服务工作,同时完善休闲广场、卫生室、幼儿园、文化墙、宣传栏、路灯等公共设施,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切实帮助搬迁群众迅速融入新环境,乐享新生活。

罗杰和扎西多布杰父子过去是纳如乡恰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搬迁到卓麦村,在村“两委”的教育引导下,他们立志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扎西多布杰过去曾在家具厂当过学徒,他贷款在拉萨建起了家具加工厂。短短几年时间,扎西多布杰就从贫困户变成全村的致富带头人。扎西多布杰致富不忘乡亲,每当回到村里,他就挨家挨户为乡亲们免费打制家具。去年春节回家过年那段时间,扎西多布杰花了近万元,为普琼、曲达、桑珠、次仁旺久4户家境困难的村民做家具,一干就是20多天。

“我和扎西多布杰商量过了,尽快在江孜县开一家家具加工分厂,帮助更多乡亲就业增收。”50岁的罗杰说。

如今的卓麦村,每个村民心里都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村民们的精神之钙、思想支柱、行为准则,大家都在比谁家更爱党爱国,谁家更勤劳致富,谁家更孝老爱亲,谁家更和睦相处,谁家更无私奉献……

产业兴旺日子美

龙马乡的巴桑,是当地出了名的靠捡废品为生的“破烂王”。搬迁到卓麦村后,她依旧四处捡破烂。去年,江孜县人社局组织劳动力去亚东务工,任凭工作人员说破了嘴,巴桑就是不报名。最后,村里与她约定,先到亚东去看看,不满意随时可以回来。到了亚东,巴桑被安排在一处建筑工地上帮厨,包吃包住,一天还有240元工资,这一干就是半年,巴桑也不提回家的事了。工程完工后,县里还奖励了她8000元。“这可比捡破烂收入高得多。”尝到甜头的巴桑如今三天两头往村委会跑,打听县里、乡里有没有组织群众外出务工。有时,她还会主动到附近的建筑工地上打点零工。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易地扶贫搬迁不仅仅是“下山”与“上楼”的简单转换,而是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根本改变,更是从“住上好房子”到“过上好日子”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等举措,卓麦村实现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起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蹚出一条促进搬迁群众持续增收的幸福大道。在康卓乡党委、政府和卓麦村“两委”的积极引导下,脱贫群众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发展、自主发展、共享发展,不仅成为脱贫攻坚的受益者,也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发展扶贫产业,只有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最大限度让群众参与进来,主动作为,才能激活群众脱贫的“灵脑子”,引领他们走出致富的“好路子”。卓麦村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因地制宜发展燕麦草种植、牛羊养殖、乡村旅游林卡、温室大棚种植等乡村产业,千方百计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一技在身,胜握千金。卓麦村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围绕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需求,统筹各类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同时,创新帮扶方式,改变简单送钱送物、发钱发物的做法,通过送岗位信息到户、送公益岗位到人、送务工人员到厂等方式,鼓励和引导搬迁群众深度参与劳务输出、卡垫编织、牲畜养殖、沙棘种植等,进一步增强脱贫群众自我“造血”功能。

2020年,是村民普琼变化最大的一年。他主动报名参加了厨师和电工培训,并通过国家扶贫小额贷款,在家门口开了藏餐馆,兼职干起了电工,仅此两项每年收入就有6万多元。

“搬迁后,我觉得我最大的改变就是思想上的转变,勇于尝试、敢于创业,是新时代给我们提供了舞台。”普琼告诉记者,他还计划考驾照,买一辆小汽车,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乡村振兴筑新梦

打赢脱贫攻坚战以后,老百姓对乡村振兴有什么念想?

民族团结户片多和杜会园的新居大门前,“回头客超市·红祥川菜馆”的大红招牌格外引人注目。夫妻俩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进去坐坐。

走进屋内,让人眼前一亮——鲜花绿植争奇斗艳,厨房客厅干净卫生,商品琳琅满目,桌椅整洁舒适,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一应俱全……

记者问起片多一家如今收入怎样,片多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向记者讲起了他们的脱贫故事。

片多过去在江孜县城开了一家小文具店,丈夫杜会园承包了一座温室大棚,一家人勉强度日,是龙马乡卓热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搬出穷窝窝,日子红火火。搬迁到卓麦村后,颇有经营头脑的夫妻俩利用国家扶贫小额贷款,加上转让文具店的资金,不但在村里租种了蔬菜大棚,购买水泥罐车,还买了16头牛,入股了合作社,家庭经济搞得有声有色。到2017年,片多夫妇不仅还清了贷款、摘掉了贫困帽子,每年的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光去年纯收入就达到了30多万元。

脱贫后的片多一家有什么新的打算?快嘴快语的片多说:“现在县里、乡里、村里经常给我们讲乡村振兴,说乡村振兴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还有生活富裕。还说当前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这都说到我们老百姓的心里了。你看,这家小卖部和川菜馆就是我们今年三月投入8万多元开的,我们还打算今年再买一台工地洒水车。”

“村里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都很完备,大家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以后的日子就更有奔头了。”片多满怀憧憬地告诉记者,如今他们一家正张罗着贷款,“我和老杜商量,要进一步盘活资金,将商店、饭店、运输生意做大一点。”

安居才能乐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搬迁群众依靠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居住有新房、收入有渠道、服务有保障的日子,大家在奔向更加美好生活的道路上干劲十足。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