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遗址新发现:2号建筑址中发现“祭祀”活动遗迹

来源:新华网
2021-10-13 16:4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沈阳10月13日电(记者赵洪南)考古学者近日在辽宁朝阳举行的“纪念牛河梁遗址发现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首届红山文化牛河梁论坛”上发布了牛河梁遗址2021年度考古发掘新发现,该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中发现“祭祀”活动遗迹。

红山文化中心区分布在朝阳老哈河中上游到大凌河中上游之间,牛河梁遗址即位于此间的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其核心是发掘出大型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大量玉质礼器和陶器,证明五千多年前这里曾存在过一个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笑冰说,2017年至2020年的考古工作更新了对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2号建筑址“品”字形山台的认识,初步确认8个以石墙及垫土为主要特征的台基址,编号TJ1-TJ8,其范围较最初所确定的“品”字形山台有所扩大。

贾笑冰说,编号TJ3位于2号建筑址中部,2020年在TJ3接近基岩的垫土层中出土的大型彩陶缸、彩陶钵、筒形罐、灰陶钵、圆陶片组合有可能是与《周礼》中记载的祼礼祭祀行为相关。

考古发掘显示,2021年在祼礼组合出土位置北侧发现了近椭圆形分布的烧灰和烧土,其内出土烧过的栎果、胡桃等的果实和果壳以及石斧、磨棒的残件、天河石料以及陶盆碎片。这些遗迹、遗物同样与《周礼》中记载的燎祭行为相符合。

贾笑冰说,台基上发现的地上建筑基础,与祼礼、燎祭等祭祀行为相关的遗迹均可在《周礼》中找到相关记载,很有可能是这些后世礼仪制度的源头。这些发现也将进一步认识五千多年前红山文化的发展及其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提供新的信息。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