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城马上哥”:最快“电管家”用行动反哺家乡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10-07 13: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07日电 “你们马上就到啦?以后就叫你们马上哥!”一位用户的无心之言,成了马春强和同事们的行动准则,“马上哥”的足迹踏遍“风城”的大街小巷。

“马上哥”就是马春强,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的一名员工,现在是托克逊供电公司城区供电所所长。今年31岁的他,已经开启了在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工作的第八个年头。

马春强(中)和同事驰援河南郑州抢险救灾(受访者供图)

马春强曾是珠海市“内地高中班”的一名学生,中学时他就立下志向,“既然出来了就要学一身本领,把技术带回(家乡)去。”后来,他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4年大学毕业,马春强进入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供职于老家的托克逊县供电公司。

托克逊地区风大,一年里有三分之二的天气都是刮风,78级大风是常有的事情,有时还有1112级的大风。马春强说,过去的电线线圈细、没有橡胶皮保护,刮风时极易导致停电。当时各个自然村落距离较远,维修所需时间成本高,每次刮风都要停1-2天的电。因此,马春强的童年记忆也与蜡烛息息相关。

马春强在工作现场(受访者供图)

作为电力工作者,近两年来,马春强见证了电缆线路变得更加“壮实”,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刀闸)等设备经历了老型号换新型号、小容量换大容量,社区电缆暗线改造也颇有成效。“坚强的电网”让他们有了更多的从容,大风预警来临时,更多的是在办公室关注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等待故障电话定点维修。

马春强和同事们每个月都会做电力系统的运维工作。老旧小区电缆暗线改造对电力排查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需要专业仪器才能检测出埋于地下的电缆的问题和故障点。为了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公司配备了专业的仪器设备。马春强的团队中有4名大学生,都已经参加工作2-3年,他们为居民电力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马春强与同事一起进行电力检修(受访者供图)

疫情期间,托克逊地区很多商铺业主人在外地,考虑到食品冷藏和储存的问题,马春强每晚下班后花费34个小时对辖区内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筛查。他所在的托克逊县供电公司辖区内有12个社区和2个自然村,共涉及2.23万用户。利用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及网上国网平台,马春强筛选出电卡不足20元和50元的用户,誊抄出电卡过低的用户信息,第二天上门查看他们是否需要帮助缴费、是否是业主不在托克逊,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疫情期间,他帮助100多户人家成功解决了用电问题。

马春强和同事在运送电缆(受访者供图)

筛查过程中,他还特别关注独居老人的用电情况,对于用电量过低或不产生用电的人家,马春强会及时上门了解老人生活情况。他很重视和用户的直接沟通,他常说,“只有亲自走下去了,自己心里才有底。”

“在电力企业工作就是要为用户带去光明。”有一次凌晨三点多,供电所接到了一户老人家的求助电话。老人居住在赛尔墩村,是马春强辖区内的两个自然村之一。老人家靠卖驴奶为生,考虑到驴奶加工和储存对电力的需求,马春强当即和同事一起赶往现场。

经检查,由于驴奶保鲜所需设备较多,老人家用电操作不规范导致停电。在更换开关接通线路后,马春强和同事们现场给老人家讲解了安全用电的知识。

马春强与同事一起进行安全监督知识学习(受访者供图)

马春强辖区内年长者较多,在安全用电知识和智能电力系统的普及上需要做比较多的工作。他和同事们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上老人的子女,普及“网上国网”app的注册、绑定和缴费流程,共同保障了辖区居民的用电稳定。

今年7月河南特大暴雨造成多地电力瘫痪,马春强和同事们驰援郑州抢险救灾。过程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河南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电力公司在物资调配上的高效率,“一般情况下,缺少的物资在第二天上午就能运送到各村子,保证电力保障人员在暴雨间隙进行抢修。”抢险虽面临许多困难,但村民自发递送茶水和毛巾的场景让他“每次想起总感到特别温馨”。

大风天买蜡烛的日子不复存在,像马春强这样的“风城马上哥”也在用自己的行动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刘习对此文有贡献。

【责任编辑:胡晓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