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家庭帆船赛宁波梅山湾站今日启幕

本次赛事为期两天,设Hobie Getaway和Hobie T2两个组别,共有41组家庭,上百名选手参加比赛。

2021中国家庭帆船赛宁波梅山湾站今日启幕

来源: 中国日报
2021-07-10 20: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7月10日电 7月10日,2021中国家庭帆船赛宁波梅山湾站比赛在宁波梅山湾新城正式拉开帷幕,这也是中国家庭帆船赛连续第三年来到宁波梅山湾这一美丽的滨海新城。本次赛事为期两天,设Hobie Getaway和Hobie T2两个组别,共有41组家庭,上百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中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4岁,最大的60岁。还有7组选手已经是连续多次参加赛事的“老朋友”。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赛事报名通道开放仅2小时50分钟,参赛名额就被“秒光”,刷新纪录。

开幕式上嘉宾们共同启动家帆赛宁波梅山湾站赛事

此次开幕式上更是邀请了多组参赛家庭的代表们上台亮相并喊出自己的参赛宣言,为我们本站家帆赛加油助威,正式拉开赛事帷幕,吹响赛事号角。

开幕式上参赛选手们为家帆赛宁波梅山湾站赛事喊口号助威

为了提高选手们的安全防护意识,进一步响应、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赛事活动监督管理的意见》,宁波海事局梅山海事处和北仑气象台也做了一系列安全保障工作,“在赛前,我们组织了参赛家庭小朋友们开展青少年水上安全知识宣传。第二,我们也联系了北仑区气象部门,及时对天气做出预警,以防止天气对赛事造成的影响;第三,我们专门协调海事巡逻艇到赛事场地,对我们赛事现场做警戒和保障。有突发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救助。”宁波梅山海事处相关官员说。

中国家庭帆船赛自2018年创办至今已有四年之久,宁波梅山湾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水域资源连续三年获得举办家帆赛的资格,对此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傅丹青表示:“三年以来,通过家帆赛的举办,在当地很好的推广了帆船文化,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居民参与到帆船运动当中,赛事各方面都有了很长足的进步。从参赛方面来说,参赛选手的热情持续高涨,今年更是创造了2小时50分钟把41组家庭秒空的家帆赛报名最快纪录。而且本站赛事的参赛家庭粘性非常高,很多家庭都是连续3年来参加我们的比赛,非常优秀。其次从办赛方面,我们的赛事组织也是越来越用心,越来越专业,我们从赛前1个月就开始预约制培训,基本每组参赛家庭从帆船理论知识到下水操作都做了一一培训。另外,本次赛事得到了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这次,我发现当地气象部门给赛区也专门的定制了气象报告,每3个小时发布一次。我相信在当地政府部门大力的支持下,在我们万博鱼团队的努力打造下,加上我们有这么良好的帆友的基础,通过家帆赛,帆船能够在宁波得到更加好的发展。”

程昌军是连续第三次参加家帆赛,自从接触帆船后,全家人就爱上了这项运动。“家帆赛顾名思义,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帆船比赛,虽然并不是家庭中每一个人都热爱帆船运动,但是因为对家庭成员的爱和包容,大家团结一致参与本场赛事,这于我们而言就是一场家庭旅行。”程昌军说。

作为户外运动忠实爱好者的刘杨在经过去年的赛事体验后,也被这项休闲的水上运动所吸引,今年更是一家四口全体总动员,二次打卡中国家庭帆船赛。“我们一家人都比较喜欢户外运动,我跟我爱人以前在法国留学,学的就是海事管理的专业,对这种驾船出海也是充满了向往。家帆赛更是一个少有的能够让我们一家人一起去团队协作的比赛,对于调整我们家庭成员之间的这种关系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更能帮助我们走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从而可以达到挑战大自然的这种感觉。不但对我们大人,更是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的帮助。我也希望等以后孩子大了,能够驾驶帆船,在近海做一些游玩和比赛。”刘杨说。

首日比赛告一段落,选手们意犹未尽地回到万博鱼游艇会,游览赛事配套集市,体验了热闹的水手之夜。在水手之夜上,赛事组委会为选手们颁发了纪念奖牌,为大家带来了安全急救科普知识小课堂培训,开展了绳结比赛和“帆船规则一问一答”的精彩游戏环节,期间选手们更是上台进行了才艺展示。水手之夜结束后,选手们去草坪区体验帐篷露营和观看露天电影。这是帆友们的大集结,各种才艺的大展现,也是难得的家庭聚会,难忘的度假之旅。

本次赛事由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主办,宁波市体育局、宁波海事局、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支持,万博鱼(宁波)滨水休闲运动有限公司承办,宁波市水上运动协会、宁波市游艇行业协会、中国宁波一号帆船队协办。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傅丹青、宁波市体育总会专职副主席任乐波、北仑区委常委、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建波、宁波市水上运动协会主席苏少敏、宁波梅山海事处处长胡海涛、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顾朝晖、万年基业(宁波)文旅集团执行总裁沈林威等出席开幕式。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