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湖南】桃源“稻路”越走越宽

”  刘茂秋告诉记者,他从事水稻研究与推广37年,从1996年开始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打交道,去年成为第十一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获得者。随着常德(陬市)现代物流产业园货运枢纽建成,农机、农资、农产品运输将更为便捷,成本更低,桃源“稻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沿着高速看湖南】桃源“稻路”越走越宽

来源: 华声在线
2021-05-31 15: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高速公路,一头连着稻田,一头连着先进栽种技术与广阔市场——

桃源“稻路”越走越宽

5月27日,桃源县陬市镇,成片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攻关基地也在其中。卜云 摄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姜鸿丽 通讯员 郭婧 王占伟

5月27日,被雨水洗刷多日的天空,放出亮光与蔚蓝。从长张高速常德西出口,向西沿沅澧干线一路前行,沿途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接云连天,微风拂过,一缕缕禾苗的清香沁人心脾。

高产攻关急,冲刺新目标

车行6公里,便到达位于桃源县陬市镇长乐村的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攻关基地,“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意境顿时映入眼帘。

稻田里,桃源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刘茂秋一边调查苗情,一边嘱咐基地管理员彭晋京:“现在是水稻分蘖盛期,一定要晒田控苗,否则会影响有效穗的形成,直接影响产量。田晒好了,能抗倒,好收割。”

刘茂秋告诉记者,他从事水稻研究与推广37年,从1996年开始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打交道,去年成为第十一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获得者。今年,桃源县继续被列为全国5个袁隆平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攻关项目县之一。

桃源县是洞庭湖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全国粮食调出大县。袁隆平曾连续3年来到超级稻高产攻关基地指导,其团队每年要来10多次做技术指导。“他们早上7时多从长沙出发,走长张高速,10时许到田里,忙活2个小时吃午饭,接着赶回长沙。”刘茂秋感慨地说,高速公路一头连着稻田,一头连着先进的水稻栽种技术。

“这片水稻攻关基地有30亩,早稻品种为株两优168,晚稻品种为第三代杂交水稻新品种叁优一号。早稻是3月12日播种,4月13日抛栽,我们抓住寒尾暖头的时间节点浸种催芽,播种后赶上连续4个晴天,如今长势很好,没有病虫害。”刘茂秋说,今年要向双季稻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冲刺。

站在田埂上,刘茂秋哽咽着说:“如今袁老离开了我们,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做好工作来告慰他。袁老曾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桃源作为丘陵地带,很有代表性。如果能实现新的攻关目标,对粮食安全来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身旁的彭晋京不懂这些大道理,对于这个种植1600亩水稻的大户来说,收成来得更直接。“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稳产,抗性好。去年桃源雨水多,不少水稻减产,这30亩水稻却高产,赚了6万多元。依靠农业科技,我们种粮有了底气和信心。”彭晋京说。

高速公路的另一头,也连接着广阔的市场。“长张高速把路程大大缩短,方便农资和稻米调运,降低了成本。桃源县每年产粮74万吨,有30万吨是通过长张高速发往全国各地的。”刘茂秋说。

研发功能米,提高附加值

顺着长张高速接驳的沅澧干线走15分钟,就到了桃源县“贡米之乡”漆河镇。这里山清水秀,田林争翠,土壤富硒,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富硒农业技术示范基地落户于此。

“每千克土壤硒含量大于0.4毫克,就可生产富硒农产品。桃源已查清的63%国土面积中,富硒土壤约占50%,达330万亩。富硒产业成为桃源现代农业一张金名片。”桃源县富硒产业协会、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兴隆米业董事长刘兴海说,他们以袁隆平院士专家工作站为核心,与中国农业大学、长沙学院等4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高科技农业。他们流转3000多亩土地,与袁隆平院士团队开展富硒稻米品种选育,针对糖尿病人研发低糖大米;与中国农大合作,研究解决土壤富硒含量不均的问题;与长沙学院合作,研发高必需氨基酸米,这款米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含有8种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可增强免疫力。

在兴隆米业产品展示大厅,记者看到,富硒香米、多维锌硒米、高必需氨基酸米等功能营养米琳琅满目,包装精美。“去年公司总产值达1.2亿元,功能米占40%以上。这些功能米通过长张高速公路,销往长沙、上海、广州、成都、重庆、北京等地,附加值大幅提高,每亩收入比普通稻米高出400元。”刘兴海说,他们致力于将稻米产业由“吃饭产业”变成健康产业、致富产业。

“十四五”期间,常德将构建区域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枢纽。随着常德(陬市)现代物流产业园货运枢纽建成,农机、农资、农产品运输将更为便捷,成本更低,桃源“稻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姜鸿丽)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