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根本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5-28 10: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铁矿石、钢铁、铜等价格都创了历史新高。大宗商品供需量大,为工农业生产和消费所必需,影响国计民生。

中钢协数据显示,截至5月中旬,全国钢材市场八大品种吨钢均价较去年同期涨幅达到7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5月中旬无缝钢管等黑色金属、液化天然气、煤炭等大宗商品均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其中无烟煤涨幅达17.5%。

大宗商品价格“涨声”一片,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影响较大。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原材料进口国之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增加了制造业生产成本,挤压了企业经营利润。

企业受到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居民消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很可能通过PPI向CPI传导,抬高居民消费价格,增加居民生活成本。目前,国内消费尚未完成恢复至疫情发生前的水平,若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连锁引起消费品价格上涨,很可能制约居民消费愿意,影响消费对经济稳定恢复的贡献。

至于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我国率先恢复了经济正增长,大量产品订单从国外回流国内,内需与外需同时扩张,提升了我国经济运行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同时也推高大宗商品价格涨幅。

其次,为对冲疫情冲击和恢复经济,美欧发达经济体实施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特别是美国出台大规模的量化宽松政策,给全球市场带来流动性泛滥,使得以美元为标的的各类资产价格不断上涨,这是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在此情况下,包括供应商和客户在内的预防性囤积导致需求上升进一步刺激价格上涨。

再次,世界经济呈现复苏态势,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到一定拉动作用。在国际疫苗接种不断扩大和一些发达经济体采取扩大需求的宏观刺激政策作用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6%。世界经济恢复的前景在改善,提高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

此外,借涨价之机散播虚假信息进行过度投机炒作,扰乱正常产销循环,也一定程度上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要求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努力防止向居民消费价格传导。5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约谈大宗商品市场的重点企业和相关协会,要求维护正常市场秩序。25日,“十四五”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再次明确,要做好铁矿石、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应对,及时提出综合调控措施建议,强化市场预期管理。

对企业而言,一方面应加大对风险管理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善于借助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积极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风险挑战,另一方面应苦练内功,通过技术、产品创新提高议价能力,除此,也应加强成本管理,以此消化原材料涨价成本。

此外,加强和完善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通过优化健全体制机制、降低交易成本等措施,有效衔接两个市场,给国内企业创造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来对冲现货价格不利变动影响的机会。

长远来看,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有能力、有条件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根本。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如此,逐渐掌握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从而更好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冲击。

(文章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曹静】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