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从秦岭飞向东亚

5月14日清晨的汉中洋县,山中的雾霭为树木和村庄披上一层柔和的轻纱。时不时从远方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在绿水青山之间显得格外悠扬。这是“东方宝石”朱鹮的叫声。40年前,正是这种鸟鸣引导着人们在姚家沟与朱鹮“重逢”。

朱鹮:从秦岭飞向东亚

来源: 陕西日报
2021-05-18 11:0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洋县栖息地生活的朱鹮。陕西日报通讯员 张跃明摄

5月14日清晨的汉中洋县,山中的雾霭为树木和村庄披上一层柔和的轻纱。时不时从远方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在绿水青山之间显得格外悠扬。这是“东方宝石”朱鹮的叫声。40年前,正是这种鸟鸣引导着人们在姚家沟与朱鹮“重逢”。

朱鹮,以其稀少的数量和美丽的形态闻名于世。40年弹指一挥间,从“发现”到“保护”,从“繁衍”到“复兴”,朱鹮保护的过程历尽坎坷。全球朱鹮种群数量达到7000余只,其中陕西5000余只,创造出人类文明史上拯救濒危物种的经典范例。

5万公里和7只朱鹮

1963年,朱鹮在俄罗斯境内灭绝;1979年,朱鹮在朝鲜半岛销声匿迹;1980年,日本野外仅剩5只朱鹮……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约6000万年的朱鹮,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朱鹮种群站立在“生死边缘”,中国是保护朱鹮的最后一线希望。

“在洋县发现这7只朱鹮之前,我没有见过野生的朱鹮,只看过标本。”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回忆,1978年,他加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考察组,在全中国搜寻朱鹮的踪迹。从东北的白山黑水到海南的碧海蓝天,从一马平川的东部平原到秦岭的茂密森林,3年时光,刘荫增所在的专家考察组走过5万公里的山川,足迹遍及10多个省。除了在甘肃省天水市发现了3根疑似朱鹮的羽毛,他们没有得到其他关于朱鹮的音讯。

追寻着这3根羽毛,他们在陕西、甘肃开展重点排查。1981年5月18日,考察队向洋县北部的秦岭深处进发,一只朱鹮正好从头顶掠过。5月23日,专家考察组在当地农民何丑旦、何天顺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朱鹮的巢穴。

那是一棵青冈树,两对朱鹮夫妻和三只朱鹮幼鸟生活在树上。这7只朱鹮是日后朱鹮种群复兴的基础。“7只对一个物种来说太少了。”回想起往事,刘荫增感慨,发现朱鹮仅仅是保护的开始。不久之后,他就带着洋县林业局的4名年轻人,利用一间废弃民房,建起了“秦岭1号”朱鹮保护站。

在这座简陋的保护站里,刘荫增和同事们通过研究,慢慢探索出朱鹮人工保护和野外保护的方法。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7只朱鹮,让脆弱的种群得以延续。经过10多年的摸索,朱鹮保护技术日益成熟,朱鹮种群数量快速增长。

40年间,定居在洋县的刘荫增没有离开过朱鹮,他平时爱在周围的稻田里散步。“现在洋县的田里经常能看见农民在耕种,朱鹮在地头觅食,互不打扰的场景。”他说。

细心呵护种群壮大

人与朱鹮的故事越来越多。洋县溢水镇刘庄村任万枝老人家门口有一棵松树,树上繁育成活的朱鹮有40多只。任家几代人一直守着这棵树,还为朱鹮幼鸟拉开了防止坠落摔伤的“安全网”。在汉中市汉台区,徐望镇徐家坡村村民徐新录从路边的沟渠中救起一只受伤落水的朱鹮,给它保温取暖、联系救助站……有朱鹮生存的地方,就有人与朱鹮之间的脉脉温情。

这份温情,是多年以来,全民对于朱鹮保护形成的默契与共识。为了保护朱鹮的生存环境,附近的老百姓不喷农药、不放鞭炮、不用化肥。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呵护着朱鹮,也保护着朱鹮的栖息地——秦岭。

“朱鹮是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指示性物种,它们需要在浅滩湿地中觅食、乔木上繁衍,环境敏感度非常高。”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告诉记者,“我们在朱鹮保护上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但最根本的还是生态环境保护。”

40年来,作为野生朱鹮主要栖息地的洋县,自然生态环境也在慢慢好转。当地政府提出了“四不准”,并在朱鹮活动区进行湿地恢复、封山育林、栖息地治理、生态保护补偿等,为朱鹮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朱鹮刚发现的十几年里,一直处于‘极危’状态,每一只朱鹮的死亡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种群的灭绝。因此,我们一直采用的是对个体的无差别保护。”张跃明告诉记者,那段时间,每一只筑巢的朱鹮,树下都有科研人员或当地志愿者搭建的大棚,实行24小时监测保护。随着朱鹮种群的逐渐恢复,濒危等级标准从“极危”走向“濒危”,保护的重点从对个体的看护转移到了种群监测和栖息地保护上。

秦岭是中国顶级生态空间,是朱鹮种群最后的“避风港”和最适宜的生存环境。1998年起,我国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秦岭保护进入“全面修复模式”;2007年,陕西在全世界率先为一座山脉立法,颁布实施《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在新的起点上,我省加快推进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秦岭保护进入新时代“顶格保护模式”……

绿色在三秦大地上越来越浓,在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层层作用之下,朱鹮从秦岭起飞,飞向世界。

“东方宝石”惊艳世界

2021年春晚,上海歌舞团表演的舞剧《朱鹮》,惊艳了全国观众。鸟类“涉”“栖”“翔”的优雅姿态,与演员的形体之美相结合,传递出空灵、自然的美感。这份独特设计的灵感,恰恰来源于自然。

“地球不只属于人类,而且属于所有的生灵。我们要通过对朱鹮这种旗舰物种的保护,带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人们意识到,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张亚祖说。

这样的守护,最终造福了人类自身。以洋县为例,多年来对朱鹮的保护,造就了它优越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当地发展有机产业的优势和基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朱鹮”牌有机农产品迅速打开市场,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今年3月,一名摄影爱好者在延安市富县直罗镇葫芦河流域意外拍摄到了一只朱鹮。专家通过照片中朱鹮腿上的编号确定,这只朱鹮2002年在西安周至县楼观台出生,2015年在铜川野化放飞。从陕南到关中,再到陕北,从秦岭起飞的朱鹮,越飞越远。

“多年来,我省在朱鹮拯救工作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政府与社会各方参与,就地、迁地保护相结合,以栖息地修复促进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朱鹮种群的持续扩大,也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一套‘中国方案’。”张亚祖说,对于今天的成绩,他并没有感到满足, “在历史上,朱鹮的足迹遍布俄罗斯、朝鲜半岛、日本和大半个中国。在40年后的今天,我希望朱鹮能够再次在世界各地自由起舞。”

他的梦想并不遥远。40年,朱鹮从洋县飞出秦岭,从长江流域飞向黄河流域,从陕西飞向全国,从中国飞向东亚。朱鹮栖息地面积,已由发现时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1.5万平方公里。从1985年朱鹮“华华”出借日本以来,我国已向外输出种源14只。

保护朱鹮,我们不遗余力。《朱鹮飞回来了》入选小学课本,《朱鹮》科教片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国出版政府奖,人民银行发行“朱鹮特种纪念币”,俄裔女画家晏子用油画诉说朱鹮前世与今生,大型舞剧《朱鹮》全球巡演经久不衰。

朱鹮不仅飞出了秦岭,还成了我国的“外交大使”向世界传递和平友谊。“友好之轮、和美世界——朱鹮文化展”亮相日本大阪G20峰会,朱鹮文化论坛登陆韩国首尔……

(申东昕)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