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气象保障

在李泽椿看来,关口提前、立足预防,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其中,“防”的关键,是提高以科学规律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气象保障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5-12 12: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12日电 作为自然界演化过程中的一部分,自然灾害的发生不可能完全避免。不过,人类可以利用规律来减少不利影响。而人类正是在与自然共处、共生和斗争的进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其中,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占比71%的气象灾害的应对,更是如此。

“1.1%。”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值天气预报专家李泽椿“截取”了其中一个“进步中的数字”,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既代表着过去的进步,即得益于科技不断进步、对大气科学等规律认识不断加深,我国气象灾害预警水平有明显提升,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有明显下降,直接经济损失降至1.1%;它又代表着人民的希冀,即我国GDP不断增长,即使是这“小小的1.1%”,仍然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

而李泽椿关注的,是如何从这“1.1%”中进一步深挖进步空间。

作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领域专家、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李泽椿和团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解决了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报难题。不过近些年,李泽椿重点关注的气象灾害正越来越“小”,其中包括2010年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2015年“东方之星”事故、2016年盐城北部龙卷等灾害——与台风相比,它们的“空间尺度”都不大。

李泽椿介绍,“几十年来,科技部门对大的气象灾害形成了一定的预报预警能力,但当前的局地、极端、突发强对流天气等形成的自然灾害仍具有预报手段的缺失性。”但是,这类气象灾害同样会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普遍具有“连锁性”,即气象灾害与海洋、地质、生物、地震等灾害会形成“灾害链”。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的一次经历,让他对此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当时作为国务院应急办专家组成员,李泽椿参与了灾后救援等系列工作。他与其他专家组成员有了一个共识,即“自然灾害后的损失绝不仅限于灾害本身造成的损失”。比如,震后灾区遭遇暴雨天气,会产生交通问题,进而影响救援;也会让震后形成堰塞湖的风险进一步增大,这涉及地质灾害;同时也加速致病微生物繁殖,这又事关生物灾害。

那么,如何让这“1.1%”进一步缩小,特别是针对其中局地、极端、突发强对流天气等形成的自然灾害呢?

在李泽椿看来,关口提前、立足预防,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之一。其中,“防”的关键,是提高以科学规律为基础的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

气象预报为什么难以做到绝对准确?从科学上讲,天气变化是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生物圈五大圈层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人类对各大圈层的认识还很有限。其中,中小尺度、极端、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等的监测预警更是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以此为基础建立的预警发布机制,就难以给灾害防御和应急提供充分的时间准备。

对于这个问题,在李泽椿看来,最终科学目标已经明晰,即目前国家正在推动的地球模拟系统研发:国家科技发展层面上组织规划,多学科科学家联合攻关,在超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算法表达下,综合考虑大气、海洋、生物、固体地球相互作用以及复杂性的模拟技术研究,实现地球系统各圈层、各物理生化过程、相互作用耦合机制的模拟和表达。

而在这个远景目标之下,“十四五”时期又是“打基础的关键期”。在李泽椿看来,这个时期,有几方面关键问题亟待解决,既有科学问题,也有机制问题,包括大气过程的复杂性,多学科、多技术融合,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等方面存在技术规范不一致、标准不一致,统一标准的共享数据库尚未形成等。而这些,都可为以后的发展确立方向。

李泽椿介绍,预报预警能力的不断提高,加上物质的准备、政策的应对和救援力量的组织,就达成了“立足预防”的目标。再以此为第一环,让风险评估、应急响应方案制定、抗灾救灾、社会协同等环环相扣,最终才能建立综合、统一、工程化且长期稳定运行的自然灾害防控体系。

 

【责任编辑:妮思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