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以“赶考精神”拔穷根惠民生

来源:新华网
2021-05-08 17: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石家庄5月8日电 题:河北:以“赶考精神”拔穷根惠民生

新华社记者孙杰 范世辉

春夏之交,风和日暄。燕赵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小院里,每天人来人往,人们到这里追寻先辈奋斗的足迹、重温入党誓词、积蓄前进动力。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当时,毛泽东同志告诫全党:“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如今,河北刚刚做完脱贫攻坚的答卷,正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向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跨步前进。在“赶考精神”指引下,干部群众“挥毫泼墨”,一幅追求美好生活的长卷在燕赵大地徐徐展开。

弘扬“赶考精神”,脱贫路上党员干部“扛旗”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河北广大党员干部“赶考”脚步从未停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脱贫攻坚战中,河北广大党员干部秉承“赶考精神”,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开展县乡党委书记脱贫攻坚“擂台赛”;6.1万名驻村干部和1.6万名驻村第一书记、7746个驻村工作队、34.8万名帮扶责任人奋战在河北脱贫攻坚一线……

“每天早晨跑步时与老乡聊天,白天工作时遇到的问题记在手机上,晚上回来思考。党员精神就是头破血流也要勇往直前地奋斗,当大家都想放弃的时候,告诉自己再试一次……”

这是河北省能源局干部黄文忠在阜平县驻村扶贫写的日记。他说:“我的想法很简单,一件事一件事地干。3年后离村时,不愧对自己3年时光,不愧对家人的付出,不愧对老百姓和组织的信任。”

陈国,曾是阜平县旅游部门的干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被派到顾家台村当党支部书记。接到任命第二天,陈国就住进了村委会办公室,一干就是6年。“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我必须埋下头来把工作干好,不然我都无法面对自己。”陈国说。

在脱贫攻坚斗争中,共产党人用行动诠释了自己的初心使命。

“过去,党带领老区人民翻了身,如今又带着老区人民脱了贫。党中央离开西柏坡70多年了,一直都惦记着咱老区。”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说。

勠力同心艰苦奋斗,着力拔除“穷根”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太行深山区的河北省阜平县,向全党全国发出脱贫攻坚的动员令。

那时,河北有45个国定贫困县、17个省定贫困县、7746个贫困村,脱贫攻坚难度大、任务重。

艰苦奋斗,方得梦圆。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用30多年的坚守与付出,推广实用技术36项,让140万亩荒山披绿,让十多万农民摆脱世代贫困。他曾言:“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然而,他自己却积劳成疾,因病离世。

李保国去世后,他的妻子——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研究员郭素萍以及200多支“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沿着李保国的足迹继续前行。

“李保国走了,但李保国服务热线会一直畅通,李保国山区开发与林果产业创新团队不会散,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永远不会离开。”4月30日,在河北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郭素萍动情地说。

在脱贫攻坚中,河北省有36名同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了帮助涞水县白涧村尽快通过旅游脱贫,曾经驻村扶贫的共青团河北省委干部夏少鹏经常卷着裤腿在村里查看项目进展,俨然农民的模样,忙的时候每天要转一二十里地。他还学会了骑摩托,走不过来就借村民的摩托车骑。

“五加二、白加黑、馒头加药片。虽然不提倡,但我们别无选择。”一些基层干部说。

帮扶者不辞辛苦,贫困户的激情也被点燃。

脱贫攻坚初期,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为此,各地组织参观、搞培训、办夜校,一点点改变他们的“懒汉思维”。

蘑菇,是阜平县的主要扶贫产业。开始发展蘑菇产业的时候,晚上蘑菇该采了不少人却要等到天亮,一夜赔掉好几千元。

在党委政府组织培训下,贫困群众才明白:你睡觉,蘑菇不睡觉,要想脱贫致富,就得勤快点。到了蘑菇采摘旺季,不少人开始吃住在棚区,24小时不间断地在棚里忙。

依靠艰苦奋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门越开越大。

2016年以来,河北省现行标准下的218.8万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如期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的庄严承诺。

不断增加民生福祉,不骄不躁谱写新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今的河北,正努力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实现新的更大突破。

“要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和自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说。

作为农业大省,河北正努力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让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

河北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提升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

正值育苗旺季,曲周县育苗产业园的智能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技术员刘瑞平正坐在电脑旁,监控蔬菜种苗生长情况,电脑屏幕上滚动显示棚内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

刘瑞平说,以前,管理占地100余亩的大棚菜苗需要十几人,现在利用智能化管理,只需他一个人就够了。

传统产业在提档升级,新产业在不断孕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各地八仙过海,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

平山县立足红色资源和生态资源优势,吃上了“旅游饭”。如今,西柏坡村人均年纯收入早已过万元。

“我们将继续传承好红色基因,挖掘好红色资源,结合日渐升温的红色旅游热,打造特色小镇,让老百姓的‘旅游饭’吃得更香。”西柏坡镇党委书记陈东亮说。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宜居,百姓才住得安心,过得舒畅。

过去,河北产业结构偏重,一些地方烟囱林立,白烟滚滚,雾霾天气频发。为此,河北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打响了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2020年,河北统筹推进压能、减煤、治企、抑尘、控车、增绿,“双代”工程改造新增360.3万户,唐钢、石钢完成退城搬迁,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0.8%。

“过去谁都不敢穿白色衬衣,出门办事,半天工夫就脏了。”邯郸市峰峰矿区摄影爱好者刘胜国说,以前拍出的照片总是灰蒙蒙的,不修图就没法看。现在不同了,随手一拍就是好风景。

【责任编辑:王晗】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