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嘉院士:我国创新药物研发走在免疫联合疗法前沿

来源:科技日报
2021-03-24 08: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肝癌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对于我国仅占全球不到20%的人口基数来说,原发性肝癌在中国的发病和死亡率存在着极大的地域高发特征。令人振奋的是,我国的创新药物研发走在了免疫联合疗法的前沿。”日前,在第二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君实生物肿瘤免疫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

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其中HCC占75%-8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原发性肝癌新发病例数为905,677例,死亡病例数为830,180例,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其中,中国原发性肝癌的新发病例数占全球45.3%,死亡例数占全球47.1%。

专家指出,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局部消融治疗、TACE、放射治疗、全身治疗等多种手段。由于肝癌起病隐匿,80%以上的患者在初诊时已是中晚期。总体上看,肝癌的预后很差,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达到1:0.9,在北美国家和地区5年生存率15%-19%,而在我国仅为12.1%。

“近年来,以抗PD-1单抗药物为代表的新兴免疫疗法为晚期肝癌的系统治疗格局带来了全新的改变。免疫治疗具有独特的作用机理,通过与靶向药等传统疗法的联用,免疫联合疗法展现出了1+1>2的治疗潜力,成为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标准和探索未来肝癌系统治疗的新的趋势。”樊嘉指出。

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今年2月,拓益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特瑞普利单抗涵盖联合疗法、辅助治疗等多种形式,不论在数量,还是临床方案的丰富性与创新性方面均处于国内乃至国际前列。”樊嘉说。

樊嘉认为,我国的创新药物研发也走在了免疫联合疗法的前沿。“在此次论坛公布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二期临床试验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令人兴奋的数据结果,这表明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能够为肝癌患者带来具有国际水准的治疗选择。”他说。

在论坛上,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JUPITER-10,NCT04723004)宣布启动。此项研究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III期临床研究,它也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国际多中心关键注册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由樊嘉牵头,计划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多个区域开展,总共纳入280例肝细胞癌患者,将对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疗效。

专家介绍,研究设计分析中除了经典的巴塞罗那分期标准外,还会引入中国肝癌分期标准进行疗效分析。

“中国晚期肝癌患者在流行病学、病因特征及我国临床治疗实践等方面均与欧美等国家存在差异,而目前有过报道的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结果多以巴塞罗那分期标准作为不同期别的亚组疗效分析。”樊嘉指出,“JUPITER-10研究引入CNLC对于我国晚期肝癌规范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更好地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治疗方案在中国晚期肝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并且能够进一步完善免疫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癌中的循证医学证据,这是其他同类临床试验所不具备的。”(记者 马爱平)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