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代际数字鸿沟,在老龄化与数字化“共振”中扩大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1-03-02 18: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中国老龄化和数字化几乎同步发展,导致代际数字鸿沟加剧,令数以亿计的老年人被阻隔在数字化生活之外。这一矛盾的核心是现行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体系同老龄化和老龄社会不相适应。要弥合代际数字鸿沟,就要倡导建立以全龄包容为导向的设计、评估与服务体系,这一过程中蕴含着巨大机遇。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的突出特点是“超级老龄化”,即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和超稳结构。中国老龄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数字化进程几乎同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老龄化与数字化的“共振”,这就引发了新的挑战,即老龄化和老龄社会背景下的代际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是指在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和群体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代际数字鸿沟”是数字鸿沟的一种,即横亘于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指老龄群体与年轻群体之间由于数字化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行为阻隔和代际进一步隔阂的趋势。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隔阂加剧//

由于现有数字化产品和应用很少从老年人角度开发和设计,也由于老年人数字化能力的不足或滞后,所以老龄群体信息不足、行为受阻、表达缺失,并放大了代际群体间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代际隔阂、分化和矛盾。

近年来,代际数字鸿沟现象在中国逐步加剧,日益严重。许多老年人在打车、就医、购物和社交时面临很多困难,在衣食住行诸多方面正在逐渐被边缘化,导致事实上的数字排斥、数字歧视和数字阻隔,即被阻隔在数字化生活、工作和学习之外,客观上造成和加剧了代际隔阂,甚至代际冲突。

数字鸿沟也使得占中国总人口近五分之一的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权重下降,加剧了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类数字化应用加速普及,如二维码、健康码、在线购物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代际数字鸿沟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越来越引人注目。

代际数字鸿沟的影响不仅限于老年人,也必然波及其他各个年龄段人群。每个人都会因为代际数字鸿沟而直接或间接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平等、公平和效率。

图片来源:新华社

//挑战严峻//

导致近年来代际数字鸿沟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加剧了技术应用与老年人数字化能力之间的不适应,使得代际数字鸿沟现象日益严重。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约为2.5亿人,人口占比18.1%;几乎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而60岁以上网民仅占6.7%。近20年来数字技术不断创新,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使得数字化技术与老年人数字化运用能力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不适应和不平衡也越来越明显。

二是老年人规模和人口占比快速攀升,使得代际数字鸿沟现象日益普遍。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1999年前后的10%(老龄化社会),到2019年的18%,再到预计2022年前后的20%(老龄社会),仅用22年左右的时间。

某些地区的老龄化程度更高,如北京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四分之一,上海超过三分之一,东北地区和乡村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果说20年前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仅涉及个别人群的个别需求,仅需个别应对即可,那么随着老年人规模和人口占比快速攀升至如此之高的水平,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正在或已然快速转变为涉及全局和全龄人口的总体性民生、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挑战。

图片来源:东方IC

//加强适应//

应对代际数字鸿沟的关键是如何解决不适应。老龄化是现代化与文明进步的结果,老龄化本身不是问题,数字化本身也不是问题,出问题的是成千上万年以来与年轻社会相适应的一整套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体系同老龄化和老龄社会不相适应。我们必须要正视这种不适应,改变它,并由此解决问题。

代际数字鸿沟的本质是老年人数字化能力与技术应用和社会规制之间的不适应,涉及面非常之广,如技术、商业、教育、公共政策、社会伦理、文化心理等。要解决与代际数字鸿沟相关的各种不适应,一是要提高老年人数字化能力;二是要创新和改善数字化产品和应用,倡导科技向善、科技普惠和科技适老;三是要以新的社会规制抑制或矫正代际数字鸿沟。

建立新的适应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的社会规制十分重要,要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制度层面的创新,转化为抑制或矫正代际数字鸿沟的创新性社会规制,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推动构建与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相适应的公共政策,让制度、社会规制或公共政策成为新的数字红利、数字普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包容设计//

面对代际新数字鸿沟,应倡导建立以全龄包容为导向的设计、评估与服务体系。从设计者角度看,在物理或数字化产品和界面的设计中,应充分注重面向老龄人群的设计、评估和服务理念,充分考虑老龄人群的身体机能、行动特点和日常生活习惯。从使用者角度看,应鼓励并帮助老龄人群接触各类新技术产品,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

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是前所未有的超级大事。正如20年前说互联网、数字化是超级大事,很多人未必意识到一样,今天很多人也没有意识到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是超级大事。面向未来,对老龄化、老龄社会的准备与应对,正在成为企业、城市、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不可估量的超级机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英文版标题为 "Tech for the aged"

责编 | 刘夏

编辑 | 张钊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