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让脱贫攻坚成就口口相告、代代相传

来源:人民网
2021-02-25 11: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向学笙

一场与贫困的鏖战,在神州大地上决出了胜负。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圆梦今朝。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摄制的脱贫攻坚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开播,从《庄严承诺》《精准施策》,到《使命在肩》《合力攻坚》,从《咬定青山》《家国情怀》,到《命运与共》《再启新程》,节目以政论和纪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全面诠释“中国脱贫攻坚战是如何打赢的”这一主题,给人以启迪和力量。

这是一个震撼世界的数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连续7年每年减贫规模都在1000万人以上,这相当于欧洲一个中等国家人口规模,意味着每月脱贫要达到近100万人,每分钟脱贫约20人。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见。

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从大兴安岭到秦巴山区,从黄土高坡到云贵高原,从武夷山区到乌蒙山区,从大别山区到吕梁山区,“哪里有贫困,哪里就是主战场”。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纵然高山阻断、大河阻隔,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大江南北。

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最难走的是上坡路,最关键的是最后一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刺关头,为什么执着地向贫困堡垒一次又一次冲锋?为什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反而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就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使命担当。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村子里有了第一座厕所,“穷乡僻壤”建起了产业园,闭塞的山区驶来了高铁……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奋斗故事,一次次翻天覆地的生活蝶变,成为“人类历史最伟大事件之一”的生动注脚。

纵观世界减贫历程,国际社会对如何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尚未找到有效的、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只有中国,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发展减贫脱贫的理论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扶贫开发之路。由此更加明白,脱贫攻坚伟大实践向世界传递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贡献;由此更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一种制度握指成拳的优势印证于此,一个民族凯歌而行的能量汇聚于此,一个国家乘势而上的未来奠基于此。

从更长远来说,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新举措好办法,基层扶贫干部的典型事迹和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感人故事……既要展现脱贫攻坚的宏大视野,也要聚焦见人见事的微观镜头,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人间奇迹的来之不易,懂得非凡壮举的深远意义。

更多像《摆脱贫困》这样的节目脱颖而出,是缩影也是倒影。正是在用心用情的讲述中,那段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气吞山河的伟大行进,那些奋斗征程的雄心壮志、惊心动魄的攻坚克难,才能口口相告、代代相传,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