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紧旅发接力棒 踏出铿锵步伐

2021-01-21 10: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骆驼湾村炊烟袅袅,一批批远道而来的客人与村民共话家常;白石山上,云海翻滚,恍如仙境,游客流连忘返;易水湖畔,游人泛舟于碧波之上,欢声笑语激起层层浪花。这是保定西部太行山脚下的一天,也是“后旅发时代”保定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截面。

庚子金秋,虽然第三届保定市旅发大会已经落下帷幕,但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仍在继续。回首四届省市旅发大会, 一个个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升级、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鲜活案例,谱写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守护美好生活的优美赞歌。

(航拍阜平骆驼湾)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临近周末,杨北川的旅行笔记上写的满满当当,他计划利用假期两天时间,自驾带一家人去曲阳出游。“我查了资料,曲阳可玩的地方真是不少,不但有风景优美虎山景区,还有浓厚的古北岳文化和红色文化。”

随着今年第三届保定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完美收官,阜平、曲阳、唐县三县抢抓这一重要机遇,以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四届省市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为保定形成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以“绿水青山”为靓丽色调的高质量发展精彩画卷,在保定成功绘就。如何利用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在旅发大会后保障高质量常态化发展?易县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了保定众多区县的参考答案。

2015 年,易县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全景易州”的发展思路,构建了“一城五区四带”的全域旅游发展布局,确定了“重点景区 + 乡村旅游”的全域发展模式,通过全方位推进、大手笔投入,全域旅游发展成效显著,2019 年 9 月被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自启动全域旅游建设以来,保定各区县你追我赶。

今年 8 月,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下发《第二批河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保定市涞源县位列其中。

近年来,保定在旅游产业的总体布局、核心产品塑造、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品牌宣传营销、对接京津协同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 3A 级以上景区、特色小镇、旅行社、星级饭店等旅游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在线服务,为游客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以全域旅游为抓手、以文旅深度融合为主线,为保定这片土地激发出无限生机,进一步带来了希望。

阜平县骆驼湾村一条平整的柏油马路好似一条彩练,直通村庄。“保定的交通建设真是太完备了,没想到原本三天的旅游计划,两天我们就完成了。” 来自天津的王安琪感慨道。

随着国家基建的强力推进,作为京津冀交通枢纽,保定紧密连通着首都第二机场、正定机场和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京港澳、京昆、大广、太行山高速公路“四纵”纵贯南

北,保沧——保阜、廊涿——张涿、荣乌、曲港高速公路“四横”横跨东西;京广、保津两条高铁,京广、京原、京雄铁路以及近10条国省干线公路穿越境内。近10条国省干线公路穿越境内。条条交通干线犹如根根粗壮的大动脉在保定境内纵横交错,送来了张张笑脸。也为当地经济送去了幸福和希望。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万山耸翠,林木飒爽,从涞源县白石山景区乘缆车一路上行,回头望去,山下错落有致的村落就是该县曾经最为贫穷的山村之一——风凉沟村。该村紧邻白石山景区东门,过去这里交通闭塞,200 多人的小山村,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村民只能土里刨食。

2014 年,在景区引导下,一些村民开始尝试着开办农家院、旅行社。2016 年,借助首届省旅发大会契机,涞源县出资对风凉沟的道路、房屋进行了修缮,完成夜间亮化工程;白石山景区对临街商铺进行改造,扩大店面、统一标识、规范经营,并把商铺无偿转让给村民使用。

如今的风凉沟村,坑洼的砂石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破平房变成了小洋楼,“三蹦子”换成了小汽车……优美的风景、便利的交通、周到的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如今,每个农家院的年收 入大都在20万以上,风凉沟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丰粮”之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用良好的生态效益带动社会效益稳步提升,资源共享共赢,让利当地村民,让村民过上幸福的日子。”

这是白石山景区成立之初就确立的管理理念。

后旅发时代,涞源县政府通过成立平台公司直接投融资近 30 亿元,拉动社会投资 580 亿元,完成了 29 公里的旅游观光大道、4 条景区专用公路的改造;流转土地 1 万多亩,累计栽植树木 400 余万株;完成了县城 6 条主要街道的改扩建和建筑的外立面改造;新增美丽乡村 185 个,新建了华中白石山温泉度假区、大剧院、白石山舍等新业态项目。一个个项目生根,一串串数字跳动,成为了记录下为百姓谋幸福的“坚实脚印”,也体现出了温暖困难群众的“民生温度”。

如何借助旅游扶贫模式趁势而上、行稳致远?保定市委市政府在思考中把脉发展大势,在实践中探索答案,一条思路逐渐清晰。

近年来,保定发挥各县域旅游资源与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转型,走出了一条旅发大会带动贫困县、旅游景区带动贫困乡镇、新业态小镇带动贫困村、金牌农家乐带动贫困户、旅游企业带动贫困人口的“五个带动”旅游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富民增收。

紧握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接力棒”,这根“接力棒”既引领着前进的征程,也传递出人民稳稳的幸福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华灯初上,湖水粼粼,舫船悠悠。

唐县庆都山康养旅游度假区内的唐尧古镇有着“北方乌镇”的美誉。如今,古镇旁的尧母湖开通了夜游船。每晚 7 至 10 点,游客们可乘坐小画舫,在尧母湖上畅游。

  (庆都山唐尧古镇夜景)

夜游古镇成为当地发展旅游夜经济的新亮点,填补了景区夜间旅游产业的空白,丰富了景区业态和游客的夜生活,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

“白天登庆都山了解帝尧文化,晚上品美食赏夜景,游客对我们的行程安排非常满意。”一位来自山西的导游告诉记者。

文化与历史作为旅游景区的软实力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深度和厚度,成为转型跨越发展的“硬支撑”。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早春清晨,一束暖阳照射在阜平县大道农业生态示范园内,阵阵微风迎面吹来,鸟儿站在梨树枝头嬉笑。如今这里鸟语花香,游人如潮。不禁让很多在此务农的“老大道村”人回忆起这里开发之初的场景:曾经这里是荒山秃岭,无人问津,山体主要由片麻岩构成。2015 年 7 月,大道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启动实施,整治荒山近万亩,种植了各类果树 3000 余亩,每逢春暖时节,山上果树陆续进入花期,漫山遍野繁花似锦。

农业生态示范园通过“旅游 + 农业”等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创业、脱贫致富。大道农业生态示范园从一片不毛之地中崛起,蝶变为一座阡陌交通、游人如织的集旅游、农业、研学等多产业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示范园。产业融合的如椽大笔,在这里书写下了神奇的篇章。

(文:冯硕 赵野)

(冯硕 赵野)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