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努力走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路子(权威发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1-01-21 05: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月20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实施“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介绍了有关情况。

重点推进六大工程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部、北京市会同多个部门共同谋划,提出《“十四五”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行动计划》。

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介绍,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要走出新路子,关键是能力和生态的构建。一是以布局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牵引力;二是以展开重大基础前沿领域研发构建原创力;三是以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构建新动力;四是以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构建吸引力;五是以全方位科技开放合作构建影响力。

北京市副市长、秘书长靳伟表示,这份战略行动计划围绕“筑根基、建优势、转范式、促联动、强协同和优生态”,战略部署推进六大工程:一是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建工程;二是实施重点跨越工程;三是实施创新范式优化工程;四是实施“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三链联动工程;五是实施京津冀产业驱动工程;六是实施创新生态提升工程。

解决重大、关键的“0到1”的问题

李萌表示,北京是我国科技基础最为雄厚、创新资源最为集聚、创新主体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拥有90多所大学、1000多所科研院所和近3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北京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28家,每天设立的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这决定了北京具备发展新赛道和未来产业的硬实力。

首先,发挥高端引领作用。解决重大、关键的“0到1”的问题是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一个重要功能,要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强化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部署。

其次,发挥关键支撑作用。北京建设了一批量子科学、脑科学等新兴研发机构,集中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等20多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

此外,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中关村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先行先试已经30多年,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十四五”期间,北京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特别是要打通科技、产业和金融之间的通道,进一步强化引领、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

加快形成多层次的创新人才梯队

“十四五”期间,北京将突出强调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国家实验室加速培育落地提供充分保障,推进“揭榜挂帅”等制度,努力探索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北京经验”;积极推进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化发展,在光电子、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继续布局建设新一批新型研发机构。

在培养人才方面,北京将发挥好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更大力度吸引国际人才落户,集聚培养一批优秀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多层次的创新人才梯队。同时加强人才的引进服务保障,进一步提高国际人才来京工作的审批效率,构建国际化的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开展科技评价体系改革,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导向,以及着力打通科技有关法规落地的堵点问题。


  《 人民日报 》( 2021年01月21日 16 版)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