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的追光者——盲童跳绳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28 11: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1月11日,放学后,徐丽老师带领跳绳队的队员们在操场上训练。(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中国日报12月28日电(记者 魏晓昊)2020年11月11日,江西省南昌市,随着耳边传来“嗖嗖”绳子划过的声音,南昌市盲童学校跳绳队的小队员们放学后开始了训练。据主教练徐丽介绍,目前这支跳绳队有13名队员,最大的读高二年级,最小的只有小学三年级,他们由不同程度的视障儿童组成。跳绳这项看似简单的运动,其实融合了速度、力量和技巧,一些正常人都需要反复琢磨和练习的动作,对于盲孩子来说更不容易。因为没有视觉的概念,对动作的理解完全要靠声音和节奏去判断,反复练习再形成肌肉记忆。

2020年11月11日,放学后,跳绳队的小队员们在操场上训练。(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1日,放学后,梅楚玉(左)在进行摇绳的专项训练。(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2日,徐丽老师(中、反光)注视着刘梓涵(左)与胡熙雯训练。(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18年,刚刚从南昌市师范学院体育系毕业的徐丽接管了这支特殊的跳绳队,为了帮助孩子们走出黑暗,她鼓励孩子们,加入跳绳队以后可以代表学校参加各项比赛,不仅能发挥自己的能量,还可以为学校争得荣誉。心怀认同感和荣誉感的孩子们纷纷报了名。2019年,徐丽带领跳绳队获得了全国第十届残运会女子双人花样赛全盲/低视力组冠军,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目前保持着每周三次训练,在紧张备战东京残奥会的比赛。耳边绳子划过的响声,是认真做事的声音,也是追逐梦想的声音,这支小小的跳绳队,从校园里小小的训练场跳到了世界的大舞台。

2020年11月12日,五年级的胡熙雯在训练中。(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2日,温子铭(右)和伙伴一起练习跳绳。(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2日,训练结束后,徐丽老师(左一)和同事向队员们行礼。(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2日,跳绳队队员刘梓涵在训练间隙脱外套。(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1日,三年级的孩子们在教室中上课。(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读五年级的胡熙雯对记者说:“已经加入跳绳队2年多的时间,通过训练和比赛,自己的自信心增长了许多,胆子也变大了。”正如她所说,每一位小队员的身上洋溢着阳光健康的朝气。南昌市盲童学校的校长肖勇给这支跳绳队取名为“光明跳绳队”, 盲校的老师常常鼓励孩子们这样一句话——“在看不见中,总有一种看见”,她们告诉孩子感知世界的方式有很多,并不一定靠眼睛。据校长肖勇介绍,除了跳绳,盲童学校里还开设了盲人门球、乒乓球、手工、器乐、推拿等特色课程,同时正在努力从学生“身体,心理,能力,兴趣”四个维度上构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从而使盲校课程真正走上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道路。

2020年11月11日,两名盲童课间时在楼道玩耍。老师鼓励孩子们大胆走出教室。(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1日,一年级的孩子们在触摸学习许宗梁老师的示范动作。(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1日,跳绳队队员陈通(前右二)所在的高一年级在练功房学习推拿手法。(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1日,三年级的学生们在课上学习弹奏尤克里里。(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2020年11月11日,高一年级的学生们在模具教室学习人体结构。(中国日报记者 魏晓昊 摄)

(魏晓昊)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