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原创 > 中国日报专稿

“黑脸医生”易凡艰难重生记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2-15 17: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0月17日,新冠肺炎康复者易凡在武汉黄鹤楼前留影。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中国日报12月15日北京电(记者 朱兴鑫) 一路北上,42岁的易凡呼吸着久违的新鲜空气。眼前的他皮肤圆润、身体矫健,很难让人们相信就是曾经感染新冠肺炎而皮肤变黑的武汉医生。

这不是他第一次进京,却是最艰难的一次,身份从医生变成新冠肺炎康复者。易凡一家三口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扫描健康码后,顺利登机飞往北京。12月6日,他们跨越1200公里后抵达中日友好医院,感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的救命之恩。

“我是第一次看清楚你们的模样。虽然那时候都能看到,但都是包得严严实实。”易凡激动地说。这是在武汉分别122天后第一次“战友重逢”。他终于再次见到救治他的医生、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詹庆元,两人紧紧拥抱。

如果不是国内疫情防控得当,有效阻断病毒传播,又有全国346支国家医疗队和4.2万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很难想象这感人一幕的出现。

武汉“封城”前一天,武汉各大医院的日常医疗服务正常进行。易凡是武汉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生,他在一台手术中突然出现体力不支,后被发现可能感染了新冠病毒。1月28日确诊后,他的病情迅速恶化,出现严重的呼吸窘迫。易凡回忆说:“当时医院床位紧张,优先保证患者,开点药就自我隔离,有些‘轻敌’了。”

艰难的抢救

武汉地处中部地区,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战场。热爱医学的易凡是地道的武汉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从医20多年来,他参与过各类心脏手术1500余例。

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与妻子在这座英雄的城市相识、相爱。两人一位是医生,一位是护士,从小都生活在武汉。黄鹤楼、长江、热干面是他们对家乡的共同记忆。2008年他们喜结连理,2011年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今年2月初,武汉保卫战正处于最关键、最紧急、最严峻的关头。易凡同窗九年的同学凃晓平得知易凡的生命到了最危险时刻,她心急如焚和同学们通过微信朋友圈等各种渠道呼吁新冠肺炎康复者捐献血浆。血浆疗法在当时被认为对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3月3日,易凡因病情持续、感染严重,被转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重症隔离病房,由中日友好医院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接手进行紧急抢救治疗。在此之前,他已经在武汉多家医院进行过插管抢救,上了呼吸机,曾两次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

转院第二天,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专家与护理团队对易凡进行全面检查。次日,团队在高风险暴露感染情况下,为易凡做了气管切开术。经评估,医疗队确定其问题是血源性感染。

2020年3月25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右)和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詹庆元(左)在武汉重症隔离病房查房并看望易凡医生。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新冠肺炎至今还没有特效药,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ECMO是维持生命的唯一办法。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詹庆元说:“我们要为易凡去除感染源,最危险的情况就是更换ECMO导管时,出现了胸腔大出血、休克。”

“他只有醒过来,生理防御功能调集起来,后续治疗才有办法。”詹庆元补充说。

作为参与武汉抗疫的历史见证,这台救治过易凡生命的ECMO被中日友好医院命名为“易凡号”。正是医疗团队靠它成功更换管路后,易凡的病情才得以稳定。第三天,他就苏醒过来。

随后,易凡因药物导致色素沉着,皮肤变黑,引发公众对他健康状况的强烈关注。在重症隔离病房里,他是最“特殊”的一位患者,医务人员都叫他“易大夫”。他因为懂得医,醒来后看到自己的输液单,内心也吓了一跳,几乎所有的顶级抗生素都用了。

与新冠病毒抗争99天后,易凡核酸检测转为阴性,于5月6日康复出院。这时距离武汉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制措施快一个月了,武汉街头也恢复了往日的烟火味。那天,在回家路上,易凡坐在车里摇下车窗,摘下口罩感受着医院病房外的世界。现在,除了每天两小时康复锻炼,他还重新阅读医学专业书籍,为返岗时刻准备着。

2020年10月16日,易凡医生在武汉家中查看自己的肺部CT影像。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幸运的医生

“昏迷的一个多月里,我对武汉的抗疫记忆模糊,后来看电视才知道了方舱医院。”易凡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更巧的是,为他做出更换导管的艰难决定,让他重迎新生的,正是方舱医院倡导者王辰院士及其团队。

“我算比较幸运,肺功能恢复很好,肾功能差些。”易凡说。他现在手臂还没有劲,还需要一些时间。10月26日,易凡得知王辰院士在武汉出差,专程赶去相见并献花致谢。这个简单的举动,成为国内各大媒体追踪报道的焦点。

如今,一切都是新的开始。由于治疗期间长期卧床,他的肌肉出现萎缩。出院回家以后,易凡只得重新学习使用餐具吃饭、拧毛巾、刷牙等日常动作。他每天吃药、喝水都特别小心——如果被呛到会变得很“危险”,容易引发肺部感染。

“新冠疫情发生在武汉以后,我怎么也没想到这会跟我的爱人相关。”易凡妻子孙颖洁说。那段时间,她回到家里,感觉空荡荡的,特别害怕接医院的电话。孩子也每天盼着爸爸回家。

在易凡处于昏迷的时候,孙颖洁多次穿着防护服,到重症隔离病房给爱人加油打气。她还细心拿着全家福和女儿照片挂着病房床头上。她觉得,这或许能传递给他一些力量和勇气。

“我有时也想,他要不是医生可能不会被感染,也因为是医生才会被关注。”孙颖洁告诉记者。她内心始终心怀感激,“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半年多来,易凡和家人不再忌讳他被说是“黑脸医生”。有时,他自己也会开玩笑,有时家人也互相打趣。一家人还不时上网查看留言,笑称网友评论“比新闻报道还精彩。”

现在,易凡的皮肤和正常人的一样,外表已经看不出任何异样。他身上积累的药物副作用也已消退。疫情阻击战初期,湖北省超过3000余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冠肺炎。易凡所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有六位医生在抗疫中牺牲。

感恩的心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月26日,正值春节假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建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逆行出征武汉,包括中日友好医院先后派出164名医务人员。

2020年12月6日,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易凡夫妇与王辰院士(前右三)和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代表合影留念。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摄

12月6日下午,“战友重逢 让爱回家”易凡医生见面会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举行,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中日友好医院党委书记宋树立,副院长曹彬等出席见面会,还有参与救治和护理的詹庆元、段军、孙菁、黄可、于歆、蔡莹、夏金根、金丹、李敏、康娟、张亚兰、张伟硕、郭丽萍等。

“我当时是无条件信任医生。只要有一分希望,他们就会付出百分的努力。在病床旁24小时都有护士值守。生命就是这么守出来。”易凡在见面会上回忆说。他无法用更多言语表达感激之情,欢迎援鄂抗疫医疗队重回武汉看看。

“易凡既是战友也是患者,跟抢救一般患者不太一样,负有特殊的责任和使命。”王辰院士说,他应当是医学临床实例的一个奇迹,对医生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也对治疗其他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更有了信心。

疫情之前,易凡夫妻俩各忙各的工作。易凡经常半夜被叫去医院做手术,很少能睡个安稳觉。现在,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出门走到哪里都会十指相扣,牵着夫人的手。他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跟他们一起过生日、过节,还每天送女儿上学。

易凡的女儿易文馨在武汉一所小学读四年级。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知道她有个“黑脸”爸爸,是武汉的一名抗疫医生,是抗疫英雄。她在班级里人缘不错,同学们听说她要去北京,都想通过她帮忙要到援鄂医疗队的签名。

武汉中小学上半年进行线上开课。易文馨除了在家上网课,也开始学习钢琴。她相信,音乐也有治愈伤痛的力量,还为爸爸写了一首歌。易文馨说:“爸爸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这次北京之行让易凡一家三口完成了感恩之旅,重新认识了做医生的责任,还有做医生家属的意义。易凡说:“我自己当过医生,也当过病人,更能知道病人什么时候最需要医生。”

前一段时间,易凡喜欢上了著名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我们仨》。他说,经历生死离别,再阅读这本书,理解和味道也不一样了。易凡有一双大手。很多医生说,这天生就是做手术的手。他自己也期待早日重回医生岗位。

“我这条命不能白捡回来。我要去救治更多的人。”易凡说。经历了此次全民抗疫,劫后余生的易凡和家人依然会笑对人生,静待春暖花开。

中国日报12月14日刊发图片版《艰难的重生》

(编辑:王成孟)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