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县万村主题调研行】河南新郑以绣花功夫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

【百城千县万村主题调研行】河南新郑以绣花功夫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11-13 13: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今年以来,新郑又扛回一个个“金字招牌”,新晋为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点县(市)、全省首批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市)、国家园林城市;在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财政收入、工业、科技创新等各项百强县(市)排名中持续攀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总体评价连年稳居全省县(市)首位。

“没有等出来的成功,只有拼出来的精彩。”新郑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上述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市狠下绣花功夫、弘扬工匠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郑州“南动”发展定位,以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为统揽,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大力实施“九项工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水平等一系列优良举措的实施。当前,该市正力争实现产业发展一流、城乡建设管理一流、生态环境保护一流、社会治理水平一流,积极彰显新郑文化特色、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特色、高端商贸服务业特色、生态文明特色,高标准建设黄帝文化历史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努力在郑州市、全省乃至更大范围争创一流、争当示范。

加速动能转换——高标建设现代临空产业新城

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和核心动力。产业兴,则县域兴。

作为全省县域经济“首席”,新郑抢抓机遇,依托便捷的区位交通和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三港合一”的独特优势,坚持把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实施产业升级提速工程,抓项目、育产业、促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初步构建了现代商贸物流、食品制造、生物医药为主,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高端文旅等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郑谋“新”,不断催生产业新风景。

在薛店镇莲花路与园林路交叉口西北侧,新郑电子信息产业园智能终端产业港内,一排排现代化厂房比肩而立,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

“企业从成都引进来,目前已试生产,接下了好几个千万级的订单。”身为南方人,锐杰微科技(郑州)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学强选择在新郑大展宏图。

锐杰微国产SIP芯片研发与高端封测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1.5亿元,分两期建设11条芯片封装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年产芯片5亿个。与之比邻的总投资13.4亿元的威斯荻克柔性线路板及高清摄像头生产基地项目也实现了今年3月签约、8月底试生产,跑出了新郑项目建设“加速度”。

“园区规划总面积6.7平方公里,按照‘龙头带动、芯屏联动、集群配套、链式延伸’思路,致力建设中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新高地。”新郑电子信息产业园相关负责人李思蔚介绍,目前园区里,已签约的圳道科技公司的产品可供给威斯荻克公司做柔性电路板,而威斯荻克的产品又供给力坤科技公司生产显示屏模组、摄像头模组为航空港区智能终端产业配套,形成了一条“屏链条”;与此同时,中邦明芯、锐杰微、摩尔精英、达维多等企业正搭建起一条“芯链条”。

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是提升制造业层级的关键。新郑围绕与航空港实验区互动发展及自身产业扩链强链,瞄准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区域,紧盯行业龙头、“独角兽”“隐形冠军”“头部企业”,实施“芯”“屏”双轮驱动,招引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优质项目,完善产业链条,做大集群规模。

“无中生有”气象新。新郑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是硬要求、高端产业招商是硬任务、落地投产是真本事”的理念,率先在全省县级市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战新信息产业基金,建成投资2亿元的全省首家电子信息专业污水处理厂,破解电子信息项目落地瓶颈,以高水平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新郑共招引锐杰微、威斯荻克、华思光电等科技创新型、产业带动型项目26个,亚利韦智能终端、力坤科技触摸屏2个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当年签出口订单1亿元。目前,新郑加快推进中邦明芯、通元电子等6个电子信息产业项目,加紧对接总投资50亿元的新型显示模组等一批重大项目,力争经过3年时间,形成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显示面板生产及平台服务、人才培训等电子信息全产业链条集群。

电子信息产业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立”起来的同时,新郑高质量推进传统食品加工、医药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向功能食品、健康生命医药、高端商贸物流等产业转变,培育传统产业竞争新优势。

食在新郑,味在新郑。方便食品占全国市场份额10%、枣制品占15%、酱油产品占14%,“新郑味道”源源不断地进入国人厨房、丰富世人餐桌。目前,新郑规模以上食品企业56家,好想你健康食品、雪花啤酒、白象食品、达利食品、光明乳业、加加味业等一大批骨干企业蓬勃发展。作为河南省重要的医药产业基地,新郑占据着全国小剂量水针剂市场30%的份额,形成了以遂成药业、润弘制药、中德医疗产业园等企业为主导的生物医药特色产业。依托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全力推动现代商贸物流业繁荣发展,华南城九大高端商业项目开建面积达112万平方米,T-Park科创产业园建成运营,全省首家5G智慧物流园区传化物流小镇、腾达物流、好想你普洛斯物流等重大项目快速推进,努力打造全省商贸物流业高地。

营商环境是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新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半个工作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至74个工作日,政务服务网实现市乡村三级全覆盖,成为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央企中铁十五局四公司迁至新郑,引入广发、中信等银行机构16家,成为全省进驻银行最多县市;今年上半年新增市场主体8424家,各类市场主体达83058家。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今年以来,新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复工复产复市,经济发展回稳向好。上半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1.6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位居郑州县市第一。1—8月份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2亿元、同比增长9.04%,税收收入43.66亿元、同比增长6.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夯实发展之基,郑州之南,一座现代临空产业新城蓄势腾飞。

注重建管并重——匠心规建宜居宜业生态城市

“人民城市为人民。”把城市建设好、发展好是最大的民生。

瞄准建设全国一流中小城市目标,坚持国际视野、一流标准、新郑特色,新郑落实“用脚步丈量城乡”工作法,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锻造钻石品质,统筹推进城市建设提质、城市双修、“三项工程、一项管理”等重点任务,切实提升城市功能、环境、文化、服务“四个品质”,努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品质之城。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新郑坚持规划先行,明确主城区、龙湖片区“双中心”和黄帝千古情、薛店铁路物流基地“两大核心板块”发展方向,统筹推进黄帝故里园区、华夏幸福产业新城等重点区域规划建设,加快构建“双中心引领、多点支撑、区域联动、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规划引领,城市更新,新郑“颜值”与气质齐升。

夜幕降临,家住新郑市凤台苑社区的居民朱艳继吃过晚饭,对窗而立,看着小区后面开放不久、秀美雅致的洧水公园,望着不远处历史风貌区成片的璀璨灯光,心里美滋滋的。

今昔对比、忧乐之间,群众表情与城市之变紧紧相连。

道路是城市的筋骨,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气神。新郑以道路有机更新为突破口,全面带动城市有机更新。新建改建府西路等道路47条,改造提升新华路等20条道路机动车道、人行道,打通断头路、卡脖路7条,郑新快速通道等19条道路实现雨污分流,16条融郑融港道路竣工通车,新郑直达郑州主城区、航空港区道路更加通畅;按照“两优先、两分离、两贯通、一增加”建设理念,综合改造人民路等5条城市道路,扮靓城市天际线,延伸一路好风光。

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改出幸福感、造就获得感。新郑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已改造提升老旧小区37个、121栋楼、2885户,按最高额度15万元直接补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越来越多的“忧居”正在变为“优居”。

留白、增绿、治堵、改靓、补缺,新郑坚持把更多空间留给市民,实施疏解腾退工程,闲置六年的一中老校区等城市空地变废为宝建成多功能游园15个,新增城市绿地30万平方米、公共停车泊位3000个,原本拥挤的老城区变得宽松、舒适。

一个城市的品质和魅力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新郑高水平推进精细化管理,以“序化”保畅通、“洁化”促提质、“亮化”增颜值、“绿化”美环境,用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高品质。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道路清扫保洁率、垃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全面推行“路长制”,大力实施城市清洁行动,还原路面、护栏本色,优化交通环境;引入智慧城市管理AI视频分析等系统,数字化城管基本实现全域覆盖,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率99.8%,运营效果连年排名郑州县市第一。

城区有机更新,乡村也在“美丽蝶变”。观音寺镇潩水寨村,大片水域宛如明镜,照映出寨墙、拱桥、亭台、农家,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路畅街净、村容整洁、水渠连通,一片茂密枣林掩映着的孟庄镇酒孙村也“卖”起了风景。新郑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11个示范村村容村貌提升,建成示范街道23条,创建“五美庭院”2000户,完成122个行政村改厨改厕改水、13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房前屋后花果飘香,形成了户户有景致、村村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景象。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新郑以绿为底色,结合文化特色,把生态建设融入城乡提质,力求以溱洧水景映照城乡之美。连通生态水系,现已建成轩辕湖湿地公园、黄水河公园、双洎河湿地公园、十七里河湿地公园等滨水景观公园19个;新建提升生态廊道62条10.5万亩,建成城市公园13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增至15.8平方米。

具茨巍巍、溱洧泱泱。一个花开四季、清河绕城、蓝天白云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正在走入现实。

延续历史文脉——精心打造黄帝历史文化名城

新郑,一个文化味十足的地方,一座让亿万炎黄子孙称之为“家”的城市。

置身新郑,仿佛在穿越历史时空。黄帝故里、轩辕丘、郑韩故城、郑风苑、郑国车马坑……一个个遗址,一条条街道,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以及神秘的具茨山岩画文化……在这里,至今仍保留并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

新郑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成长、建都、立业之地。黄帝在此肇造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黄帝文化就是华夏文明的第一道曙光、第一缕晨曦,五千年文明的滥觞都是从黄帝那里源源奔腾而来。”知名文化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郦波如是评价。

连年成功举办拜祖大典,新郑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拜祖圣地、心灵故乡和精神家园。被誉为拜祖大典灵魂工程的黄帝文化国际论坛每年举办一次,持续推动黄帝文化传承创新。今年金秋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文化学者将如约相聚新郑,共赴一场文化盛典。

传承古今文脉,铸造城市之魂。新郑深入实施文化特色彰显工程,以繁荣黄帝文化为龙头,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完美融合、互促发展,精心打造黄帝历史文化名城,让城市更具文化内涵、文化温度、文化自信。

激活沉睡的“文化库存”,新郑让历史更生动。

“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位于龙湖镇的黄帝千古情文化旅游景区已绽放“芳容”,游、购、娱一应俱全,利用先进的声、光、电科技手段实景演出的《黄帝千古情》即将开幕试演,向世界展示黄帝文化、中原文化、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洧水又名双洎河,是新郑的母亲河,是《诗经·郑风》发源地、古老的爱情河。总投资5.68亿元、占地1100余亩的洧水公园(双洎河综合治理示范段)已建成开园,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该公园融古纳今,融合节约型绿地和海绵城市理念,将明清时期新郑古八景融入现代水系景观,营造出碧泽飞鹭、故城春秋、卧佛塔影、涣水秉兰、塔寺晚钟、古韵荷风、溱洧秋波、桑梓蕴秀等新八景,充分展示郑韩文化和郑风文化。

按照“修旧如旧、复古如古”原则,修缮原貌接旨亭、考院、县衙、南街古巷老民居等三四十处历史建筑,初步建成南街古巷商业街,加快建设郑韩故城遗址博物馆、黄帝故里园区,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郑“活”起来,“文商旅”融合发展,串珠成链,不断提升区域文化品位和内涵、彰显城市鲜明形象与文化特色。

文化,与发展同行;文明,与城市共舞。新郑坚持在黄帝文化引领下创建文明城市,夯实基层文化阵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厚德自强、传承创新”的新郑精神,深入开展“感动新郑”“道德模范”等典型选树和全民志愿者行动,形成了争做新时代最美故里人的浓厚社会氛围,汇聚起崇德向善的磅礴正能量。

从历史深处走来,黄帝故里新郑携古风今韵之姿,展城市发展之魅。

成功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

比出“精气神”,干出“加速度”。今年以来,新郑建立“月评价、季观摩”考评机制,全面开展高质量发展“擂台赛”,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干事业好比钉钉子”的精神迎难而上、狠抓落实、做出成效。

时下的郑韩大地,强化党建引领、城乡建设管理提质、产业升级提速、文化特色彰显、生态环境改善、人才队伍建设、治理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民生福祉增进“九项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黄帝历史文化名城、现代临空产业新城、宜居宜业生态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铺展出打造全国一流国家中心城市副中心的壮丽图景。(中国日报河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