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湖南收获了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却如约而至,热度更高。“湘粤非”国际物流平台、非洲商用车等一系列合作项目签约,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中非经贸合作示范园等一大批招商项目受到客商青睐。

进博会,湖南收获了什么

2020-11-10 10: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却如约而至,热度更高。

开放大潮起,湖南踏着开放的节拍,在“东方之约”中,与世界同频共振。

连日来,一次次洽谈,一单单成交,一场场招商推介密集上演,人文交流碰撞出新火花。

连续3年参展进博会,湖南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越来越深,湖南与世界的距离正越来越近。本届进博会,湖南收获了什么,有哪些新启示?

密集推介交流,彰显开放气质

作为中部贸易大省,湖南高度重视进博会。

11月5日上午,省委书记杜家毫率队来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参观正在举行的进博会。他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进一步深化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着力打造“三个高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进博会,见证中非经贸合作大步向前。” 11月5日下午,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局长吴政平在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推介会暨对非经贸合作机制对接会上说,中非经贸合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奏响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华彩乐章。

这场推介会是湖南省交易团的重头戏,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卢旺达、贝宁、塞内加尔、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宾朋满座,国际贸易中心等国际组织、国内对非合作重点企业共襄盛举。

我省宣布,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于2021年9月在长沙举办。这是继2019年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成功举办后,湖南再次向世界发出诚意邀约。

“期待尽快与湖南朋友相聚长沙,不断深化中非友谊。”肯尼亚驻华大使萨拉 塞雷姆说,相信正在紧张筹备的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掀起中非经贸合作新高潮。

立足湖南市场,放眼全球合作。湖南密集组织了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招商推介会、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推介会、湖南(益阳)先进技术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对接暨招商推介会、湖南省机电设备进口企业对接交流会、上海振兴湖南经济联谊会金融协会成立大会等多场招商推介及经贸专题活动,以贸易促投资,进一步扩大进博会综合效应。

“漂洋过海,隔离14天,也要来到中国。我们携72家企业、22个品牌专程与湖南一对一对接。”大洋洲澳之骄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刘晓燕说。

“湖南的开放让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对湖南市场的前景非常看好。”德国铁路驻华代表高峰说,得益于第一届中国国际轨道交通装备博览会搭建桥梁,德国铁路已经多次采购中车株机的设备,期望明年参展时能够寻求更多商机,了解更多技术。

“湘粤非”国际物流平台、非洲商用车等一系列合作项目签约,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中非经贸合作示范园等一大批招商项目受到客商青睐。

本届进博会,湖南1320家湘企赴会参展。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出手2500万美元,通程电器签约逾2亿元采购订单……湘企变身“国际买手”,采购成果丰硕。

人文交流碰撞出新火花。湖南非遗展馆携14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惊艳亮相,海内外嘉宾客商深深领略湖湘文化气息。

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发展质量

进博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现营商环境的窗口。

“进博会释放的‘溢出效应’,加快了国际创新产品在中国落地!”葛兰素史克副总裁齐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作为“双循环”格局下中国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的重要窗口,为中国提供了促进开放合作、展示创新的平台。

不只是远道而来的海外客商如此点赞,此次我省赴进博会参展的多位企业代表,也享受到了优化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红利。

“借助进博会,我们很便捷地采购一批国外产品。”连续3年参展的湖南通程电器副总经理欧海军介绍,公司目前已与IQAir、LAURASTAR、林内、三星、松下等品牌共签约逾2亿元的采购合作。

从湖南走出去的国际化乳企澳优,是进博会“老朋友”。澳优执行董事吴少虹说,受益便利的营商环境,澳优已与SAPUTO、Arla达成了采购基粉、生牛乳逾1亿元的订单。

水美则鱼鲜,土沃则稻香。

湖南作为中部省份,不靠海不沿边,更要扩大开放,要下更大力气、用更实举措,推动全省发展环境大优化、大提升,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让湖湘大地成为投资创业的福地。

如何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开放水平?进博会正是可资借鉴的一面镜子。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深化“多证合一”改革,继续降低企业准入成本,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拓展,将湖南打造成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的战略目标,必将可期。

眼下,我省紧扣“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打造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三大特色战略定位,正在推进湖南自贸试验区建设。

湖南省政府参事、中南大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饶育蕾认为,营商环境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围绕企业开办及注销、工程建设项目许可、项目用地保障、减税降费等重点领域,湖南要大力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优良营商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加速科技创新,实现自立自强

行走在进博会展馆,仿佛瞬间可以穿越到未来。

全球首创的无水再生纸系统、全球首款全碳纤维超跑汽车、充电一次续航400公里的卡车、懂茶道的机器人、不扎手指的血糖仪、可去除水中新冠病毒的净水器……一大批炫酷的高新科技产品应接不暇。

这些最顶尖的科技,未来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在惊讶、艳羡之时,更需要化为科技创新的动力。

前不久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高度。

以科技创新缔造新发展动能,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解决“卡脖子”问题,是重中之重。

在工业领域,我省紧扣20条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布局超级地下工程装备等省科技重大专项24个、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攻关项目340个,加快高质量发展。但也应看到,部分行业研发设计等关键环节依然受制于人,产业本地化配套能力依然不足,产业体系尚需完善。

以我省装备制造业为例,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进博会上参展装备制造业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如沃尔沃、约翰迪尔、希法、卡特彼勒、利勃海尔、ABB等,为我省交流借鉴经验、促进创新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

此次亮相进博会的中联重科、澳优等企业,均在全球同行业占有一席之地。湖南需要更多这样的品牌企业。“十四五”时期,湖南进入新发展阶段,亟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催生新发展动能,尤其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移动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更多的增长极。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李晖分析,本届进博会带给湖南的一个重要启示在于: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加快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建设科技创新强省。

(刘永涛 孟姣燕)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