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丨2035“美丽中国”,不光是中国自己的事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10-28 19: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语:十九大提出了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进程,还需要更多考虑国际形势与全球环境治理大局。当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提出了低碳减排发展目标,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世界,应从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高度来谋划,统筹解决国内与国际环境问题。

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体系,是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为此,中国打响了三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并实现了生态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达成后,实现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将成为下一个重要任务。

和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驱动的生态环境治理不同,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的制定需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形势与趋势,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来谋划。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35:关键时间节点

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进程来看,2035年是检验《巴黎协定》2030年目标能否与2050年全球长期低排放发展目标有效衔接的关键时间点。为应对气候变化,2035年世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际环境治理体系,以确保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巴黎协定》的签署国还在为2030年自主贡献目标而努力,但在2035年这个关键时间节点上,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推出自己的行动目标。虽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民主党籍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却提出要在“2050碳中和”目标下,到2035年实现新销售乘用车100%零排放;2020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则提出,到2035年使美国电力系统实现零排放、建筑部门碳足迹减半。

气候行动更为积极的欧盟则计划在“欧洲绿色新政”框架下,提出更具雄心的2035年气候目标。欧洲一些国家也提出了各自2035年行动目标。比如,德国将逐步淘汰煤炭的时间由2038年调整到了2035年;英国计划在2035年前禁止销售新生产的汽油和柴油车;芬兰计划于2035年达到碳中和,并随后实现温室气体负排放。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2035年将是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而共建全球生态文明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丽中国”目标应是一个开放的目标。中国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进程,还要融入到国际环境治理进程中,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在此基础上制定和实现“美丽中国”目标。

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

2035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有望成为世界第一,国家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因此,中国在国际环境治理方面的责任也将更大。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要实现国内“美丽”,也影响着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员,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世界,中国要深化和维护本国的生态文明成果,就必须与世界更加紧密地合作,一起解决全球面临的环境与气候挑战。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因此,制定一个什么样的2035年目标,以及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实现路径,是中国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也是全球瞩目的大事件。

一方面,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决定着中国2030年国际承诺能否兑现。2030年,中国要面对两个重要的国际承诺目标,即《巴黎协定》承诺的达峰目标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目标的实现路径、时间和实现程度将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决定着达峰后中国的气候行动走向。在温室气体排放达峰之后,中国如何定位自己在国际气候治理体系中的角色,以及能否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巴黎协定》2℃甚至1.5℃温控目标,2035年目标的确立将会为这些问题提供答案。

图片来源:东方IC

共建全球生态文明

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到“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生态观,生态文明思想正在中国逐渐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全球共建生态文明的角度谋划,以统筹解决国内与全球环境问题为目标,不断拓展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范畴和内容。

从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谋划“美丽中国”目标,需要协调多时空维度与多目标任务。在国内,需统筹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多个发展目标,建立与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环境目标,从保护健康的角度,提高环境质量标准,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在国际上,要对标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温室气体控制目标,搭建起国际2030年与2050年气候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桥梁,成为国际气候治理的真正引领者。在制定和研究“美丽中国2035”的过程中,应坚持开放和包容的原则,博采国内外不同利益相关方的观点。

图片来源:东方IC

制定“美丽中国”目标的关键是坚信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面对复杂的国际政治局势,要坚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气候变化行动,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负担转变为提升自身绿色发展竞争力的契机,把气候变化行动从成本分担驱动转化为利益分享驱动,从而制定一个具有雄心的2035“美丽中国”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和逆全球化为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疫情之下,5G通信技术加速布局,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加速了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进程,为实现能源、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带来了新动能。

在全球化的新趋势下,中国确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格局,将有利于进一步加速国内高质量发展进程。利用抗击疫情、恢复经济的机遇,加快绿色基础设施投资,调整全球产业链,推动国内绿色消费,可以为中国制定和实现更高的“美丽中国”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