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父辈进藏路

来源:新华网
2020-10-23 16: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拉萨10月23日电 题:再走父辈进藏路

新华社记者薛文献、李键

“作为十八军的后代,我宣誓:做‘老西藏精神’的传承者,让父辈铸就的‘老西藏精神’在我们身上发扬光大,我们一定为十八军前辈的伟大形象添彩增光。”铿锵有力的誓词,在拉萨烈士陵园回响。

在拉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30多名精神抖擞的老人,手持黄花,向革命先烈鞠躬默哀。他们是“十八军子弟代表团”,受邀进藏参加纪念昌都解放70周年庆祝活动。代表团成员中,年纪最大的79岁,最小的54岁。

1950年10月,以十八军为主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响了以战促和的昌都战役并取得胜利,西藏第一面五星红旗在昌都升起,为西藏和平解放铺平了道路。今年10月9日,昌都各族各界隆重集会,纪念解放70周年,并邀请十八军子女参加庆祝活动。

10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42名十八军子女从成都出发,经康定、甘孜、德格等地抵达昌都,沿途瞻仰十八军相关遗址,为党政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和中小学生宣讲“老西藏精神”,参加各类庆祝活动。之后,他们又经波密、林芝等地来到拉萨,先后到烈士陵园、谭冠三纪念园和拉萨市第一小学开展活动。

在十八军政委谭冠三的塑像前,代表团成员、79岁的谭戎生洒泪祭奠父亲。代表团成员依次排队,朝着塑像鞠躬致敬。

“沿着父辈的足迹,我们来到父辈曾经战斗过、建设过和生活过的地方,心情激动,思绪万千。虽然父辈们大多相继离去,但我们沿途目睹了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他们在天之灵定会欣慰。”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的女儿、代表团成员王昌为说。

70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分别从川、滇、青、新四个方向进军西藏,官兵们在完成进军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使命后,牢固树立“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思想,将青春乃至生命献给了西藏。这种精神逐渐沉淀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重走父辈的进藏路,看望健在的前辈、走访藏族同胞,目睹西藏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深有感触。看到父辈们的心愿正在一步步实现,心里特别高兴。”十八军政治部宣传部长夏川的儿子、代表团领队芦继兵说,“父辈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