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 | 当疫后“新基建”遭遇“超级老龄化”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9-04 17: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中国已经迈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在后疫情时代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中,应在“新基建”和“旧改造”之间寻求平衡,弥合“数字鸿沟”,解决现有基础设施严重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现状的问题。这不仅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行动,对推动老龄社会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老龄化趋势由来已久却难以逆转,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灰犀牛”。

当前,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正处于由缓慢到加速的关键时间节点,面临着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超稳结构的“超级老龄化”。并且,中国的老龄化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老龄化,老龄社会与经济崛起和文化复兴几乎同时到来,老龄化与信息化、城镇化的同步共振不可避免,已成为中国老龄化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特征。

图片来源:新华社

//矛盾//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6%提升至2019年末的60.6%。但是,在此过程中,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未能前瞻性地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留下了很多不方便老人居住和出行的缺陷与隐患。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表明,中国有56.5%的城市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的三个最大问题是:没有呼叫和报警设施(37.6%)、没有扶手(20.7%)和光线昏暗(18%)。其他不适老问题按照老年人选择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厕所或浴室不好用(12.5%)、有噪音(10.9%)、门槛绊脚或者地面高低不平(7.4%)、家里的门用起来不合适(3.9%)、地面滑(3.3%),此外还有4%的老年人认为住房存在其他不适老问题。

图片来源:新华社

并且,中国农村老龄化水平和速度高于城市,呈现出明显的“城乡倒置”特点。而农村无论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等软环境,还是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等硬环境,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

因此,在“后疫情”时期对基础设施的新一轮投资建设中,中国应该把握住“新基建”和“旧改造”的方向与机遇,针对基础设施严重不适应人口老龄化速度及老龄社会发展进程这一重大挑战,尽快启动万亿级大规模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工程。这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也是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大行动,对推动老龄社会下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新华社

//鸿沟//

“新基建”一词,源自2018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的“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入2020年,“新基建”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等高级别会议上被列为重要内容,成为国家下一步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同在2018年年末,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出现重大拐点:

(1)老少结构开始倒置,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数量和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少儿人口。

(2)人口出生率达到历史低点。

(3)劳动年龄人口降至9亿以下。

(4)就业人员总量首次下降。

种种现象表明,老龄化的影响正在由零散到集中、由局部到全局,由民生、经济领域扩展到全社会所有领域。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新产品很少考虑老龄群体,导致老龄群体使用不便、需求表达缺失。这种信息和需求失衡放大了代际群体间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的差异,进一步激化了代际矛盾,形成了新的“数字鸿沟”。

因此,未来的新基建在设计、规划和落实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新数字鸿沟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前瞻性地将适老化作为重要的检验指标,根据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老龄群体的生理特点、地理分布特征等基本要素,综合考虑适合全年龄群体的生活服务、医疗卫生、教育服务、文化体育等要求,从而实现兼顾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图片来源:新华社

//升级//

此前,上海、成都、北京等多个城市通过政府主导,公益、社会、市场多元力量参与的模式,为高龄、独身、困难等特殊老龄群体,乃至所有当地户籍老龄群体提供居家适老化改造方案。

上海是全国率先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的城市之一,2011年以公益项目模式开始试点,2012年和2013年将居家适老化改造列入政府实事项目,从公益变为公共服务。上海将改造内容按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阳台等居家环境不同场景形成产品服务包,老人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2018年,成都在全市推广居家适老化改造,首批改造1万户。包括建筑硬件改造,如地面防滑处理、墙体安装扶手、卫生间加装助浴椅等;康复辅助器具适配主要通过有针对性地配备助行器、助听器、护理床等对老年人丧失的生理功能进行补偿。

2019年4月,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试点项目启动,项目由海淀区政府出资,除小区公共设施外,还为99户8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家庭进行了居室改造。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设备进家,实现了就寝、如厕、洗浴等数据实时监测,如有异常,医护人员和亲属均可第一时间获悉。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适老化基础设施,是老龄社会的硬件基础。首先,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等各项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前瞻性地安排各项工作任务、内容和目标。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大、投入资金多、建设期限长、成本回收慢,企业和社会组织难以承担,因此必须由政府来主导相关建设,补齐短板,企业和社会组织才能够投入其中。

第三,让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和管理运营机制,推广新的合作模式。

第四,老龄社会下,传统的以劳动力无限供给为基础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已走到尽头,需要创造新的发展理论和模式,开启第二次人口红利。鼓励各地立足实际,创新实现方式,形成地方特色。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本文原标题为 "Embracing an aging society"

责编 | 刘夏

编辑 | 张钊

(文章原载于中国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观中国”)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