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辽代和元代北方民族摩崖题记

来源:新华网
2020-08-07 17: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7日电(记者勿日汗)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学者近日在赤峰市巴林左旗境内的岩壁上发现生活在辽代和元代的北方民族近千年前书写的摩崖题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数据库建设”项目组开展古籍调查过程中,在巴林左旗白音勿拉镇发现10个元代回鹘式蒙古文摩崖题记。题记用黑墨书写于岩壁上,部分文字已难辨认。

回鹘式蒙古文是成吉思汗时代创制的蒙古文字。目前,项目组正在对这些元代摩崖题记内容进行辨识、解读,并将利用数字化技术保存。

除了元代回鹘式蒙古文摩崖题记,巴林左旗境内近日还发现书写在岩壁上的契丹小字。契丹小字研究专家、内蒙古大学教授吴英喆的团队在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境内的一座山上发现契丹小字墨书。

新发现的这些契丹小字写在一处岩洞口上方的“门楣”处,共有47个字,保存状况良好。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发现一些在以往契丹文字碑刻文献中从未出现过的契丹小字,为契丹小字研究增添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契丹文是辽代契丹人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随着辽国的瓦解,契丹文逐渐失传,目前已成死文字。

此次发现的契丹小字题记中出现疑似人名、官职、时间的文字。部分学者认为,岩壁上的这些契丹小字可能与契丹人信奉的萨满教有关,但具体含义仍需进一步研究、破译。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