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太阳神鸟: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来源:新华网
2020-08-03 09: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成都8月3日电 题:金沙太阳神鸟: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

新华社记者童芳

它来自三千年前的古蜀,从泥土中一波三折地被翻找出来,它被选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它就是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成都金沙遗址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太阳神鸟金饰就是从金沙遗址出土的“国宝重器”,被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同时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只有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才能欣赏到这件独一无二的国宝。它不过手掌大小,整体呈圆形,上面的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由四只首尾相连的飞鸟构成,朝逆时针方向飞行。被这四只飞鸟环绕着的,是12条弧形齿状芒饰,像是顺时针旋转着的太阳。两层图案均采用镂空的方式呈现,如同一幅技巧精妙的现代剪纸作品,令人联想起“金乌负日”的美丽传说。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介绍,对太阳和太阳鸟的崇拜是古蜀千百年传承的习俗,太阳神鸟是古蜀人早期部落的图腾,太阳神鸟金饰极有可能是古蜀王举行盛大祭祀典礼遗存下来的宝物。“神鸟绕日”表达了中华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飞天梦想。2005年10月12日,太阳神鸟图案的蜀绣作品搭乘“神舟六号”遨游太空五天。

太阳神鸟金饰为什么能从众多国宝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呢?朱章义介绍,太阳神鸟金饰造型精练,线条流畅,构图严谨,极富美感,具有较好的徽识特征。它有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的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太阳神鸟金饰的重量仅20克,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0.02厘米,含金量高达94.2%。这么一个小器物发现它真可谓一波三折。

2001年2月8日下午,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成都金沙村施工,发现了成堆的象牙、玉片、青铜器,这就是金沙遗址的发现。考古队员很快来了,起初谁也不知道“太阳神鸟”就被裹在旁边的泥土里。金沙遗址发现以后,人们把那堆土回填到坑道里,再用机器把这一小块地面进行夯实打平。来回“折腾”中,“太阳神鸟”依然没有被发现。直到2月25日,一位工作人员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一个拳头大小的泥块一端,露出了一只金光闪闪的小角,这件稀世宝物才真正为人所知。

【责任编辑:吴艳鹏】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