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菇北种,宁夏同心移民村智能大棚助力村民致富

南菇北种,宁夏同心移民村智能大棚助力村民致富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6-30 16:3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宁夏同心县南安村,是一个典型移民村。2019年3月,从福建省交流到同心任职副县长的郑永璘将闽商曾仲明邀请到同心县,经过考查,曾仲明决定将福建比较成熟的菌菇种植引到同心下马关镇南安村,并组织实施食用菌高原设施栽培项目。

6月,宁夏闽宁绿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将利用高原有利的气候条件开展南菇北种,750亩用来主要栽培平菇、香菇、秀珍菇、黑木耳等品种,鲜菇主要销往全国各大城市及大型配送中心。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800万元,计划年产鲜菇5000吨。

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一期温室大棚56500平方米,购买安装食用菌袋栽数控生产线10条,利用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进行生产管控,日产食用菌菌包5万包,可吸纳11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

同心县下马关镇按照“政府引导、村两委为主体、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建立了公司与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公司负责基地大棚、生产线等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农户使用大棚等生产设施,负责承包管理工作,公司通过推广“五新”技术,为群众搭建产销桥梁,直接带领农户发展食用菌标准化种植,对承包香菇菌包生产的农户实行保底收益,2个大棚1万棒香菇3-4个月的管理收入7000元,产品销售多余收益归农户所有,村集体入股公司产品包装材料生产线,参与经营管理和分红。

如今,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公司负责基地大棚、生产线等产业配套建设,并回收、销售食用菌,解决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问题;村集体可入股公司包装材料生产线,参与经营管理;农户可以使用大棚等生产设施,负责承包管理工作。,通过“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生产模式,为产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实现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多赢。

2019年,经过3-4个月的种植管理,参与菌包管理的农户收入达到7000元。今年8月将利用日光温室等大棚,以60万棒平菇带动30户农户发展种植,每户农户可实现净收入1万元以上,让移民村村民真正富起来。

2020年至2021年,公司还将投资3800万元建设集芦笋、菌菇、果树等科学种植为一体的产、研、销、游聚合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食用菌袋栽数控生产线10条、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一套和冷链保鲜物流产业配套设备,日产食用菌菌包5万包,年产鲜菇将达到5000吨。(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马彦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