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家园,共同治理 | 世界海洋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09 07:3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今天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全球有64%的海洋面积在国家管辖范围之外,这些公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国际海洋治理问题矛盾重重。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重要的参与者和海洋可持续开发的倡导者,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国际社会须紧密团结,在国际法准则框架下平等协商,保障各国共享资源,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同时发展海洋经济。

2019年3月,联合国大会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基础上发起了“2021-2030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努力在未来十年内恢复人与自然的关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要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标,迫切需要国际法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其中,“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BBNJ)国际协定谈判,是海洋生物保护合作领域最重要的国际合作项目之一。

矛盾重重

全球有64%的海洋面积在国家管辖范围之外,这些海域的生物多样性极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威胁包括海底活动、渔业过度捕捞以及海洋酸化所引起的污染等。BBNJ协议的谈判事关这些海洋范围内的国际法律秩序调整,以及海洋遗传资源等多方面利益的再分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然而在如何治理问题上,国际社会仍面临几个“老大难”问题:

如何平衡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如何平衡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利益?

如何促成谈判各方在全球重大问题上各退一步达成共识?

……

BBNJ相关谈判于2004年启动,直到2011年,多数国家才同意形成一个协商一致的“一揽子计划”,其中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估等。

中国答案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海洋治理方面给出了自己的方案,这些“中国经验”可以给未来全球环境治理提供借鉴。

  1. 中国始终严肃对待海洋环境治理问题,积极参与谈判,并坚定地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在全人类面临海洋环境治理难题之际,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团结起来,携手合作,为可持续开发海洋资源做出部署,以确保海洋资源为世界各国所共享,而非少数强国的“专利”。

  2. 建立海洋保护区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手段,而不是目标,这与许多西方国家的观点不同。建立海洋保护区的基础是可靠的科学论证和多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在采取具体行动之前,需对成本效益进行分析。对中国而言,建立海洋保护区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更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3. 在环境影响评估方面,中国认为,国不分大小,都应扮演核心角色,在评估环境影响和保护环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任何新的体制安排都应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相关条款。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蓝色经济

中国在BBNJ谈判的立场,目标在于实现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这背后既有政治原因,也有经济考量。

开发和争夺自然资源已成为发达国家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而深海生物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通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可以推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实现成为21世纪海洋强国的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截至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仅占GDP总量的9%。积极参与和推动BBNJ谈判,有助于进一步发展综合海洋经济的潜力巨大。

中国政府大力倡导“蓝色经济”,优化传统海洋产业,壮大新兴海洋产业,推动公海生物和非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国是经济全球化重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也是海洋可持续开发和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的倡导者,展现出了大国担当和全球治理承诺。中国正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在参与海洋治理立法方面积极表达自身关切,建言献策。中国不仅要努力成为一个经济强国,也要成为一个国际法框架下全球治理规则的制定者,在推动海洋环境国际治理、实现可持续目标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